詞條名稱:馬偕
教育Wiki
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加拿大傳教士,是北臺灣最早的傳教者,也是推動西式醫療與教育的先驅。
祖籍蘇格蘭,父親那一代才移居加拿大。馬偕自師範學校畢業後,曾經擔任幾年小學教員,後來進研究所修習神學。1871年申請到外國傳教獲准,次年抵達台灣。
當時臺灣北部雖然人口眾多,但傳校士都集中在南部,因此馬偕自願前往淡水傳教。在每天向當地人學習臺語的努力下,不到半年馬偕已經能用臺灣做簡單的講道。(註1)但是當時民間對基督教的不了解與敵意,加上衛生和交通的不便,使馬偕在臺灣初期的傳教工作備極艱辛。經過考查北臺灣的狀況,馬偕發現醫療服務是改善民眾生活最快、也最顯著的方式,因此於1872年在住處設立免費診療所。此外也常走入鄉間為病患拔牙,「一手抱著聖經,一手執拔牙鉗」因而成為他最著名的形象。(註2)
之後基於語言和風俗習慣的考量,馬偕開始訓練本地佈道牧師。抱著「寧願燒盡,不願鏽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的精神,在傳教的頭8年共有21人受洗且成為佈道幹部,往後更為基督教在北臺灣打下堅實根基,淡水因此成為北部教會的發源地。
馬偕除了勉力於傳教,也致力於推動醫療與教育。1880年,馬偕運用美國一位同姓的馬偕船長遺孀,為紀念丈夫所捐的美金3000元建立了「偕醫館」,成為北臺灣西醫的先驅,「偕醫館」不僅在清法戰爭中救治許多傷患,更是今日「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光緒8年(1882),「理學堂大書院」落成,之後又創辦專收女學生的「淡水女學堂」,引進西方的教育和知識。(同註1)
明治34年(1901),馬偕病逝於淡水,30年間與門徒走遍北臺灣,傳播基督教義與西方文化,不論是在傳教、醫療或教育方面,都對臺灣有重大影響。
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78。
註2. 洪淑芬,〈徒步瘴癘大地,長眠珍愛之島〉,《慈濟月刊》470期(2006,臺北)。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