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名稱:高瞻教學法
教育Wiki
高廣度(高瞻)教學法(High/Scope)
目錄 |
1.為目前美國相當受重視的課程,亦稱為高瞻學齡教育課程。
2.由大衛˙懷特博士(Dr.David Weikart)於1960~1970年間所領導之High/Scope教育研究基金會發展而來。
3培瑞托兒所方案就是高瞻教學課程。
4.教學課程目的在協助低收入戶幼兒為進入學校前做準備。
依皮亞傑(Piaget)認知發展理論為基礎而發展的認知導向課程。
1.以幼兒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2.強調幼兒直接的經驗和主動的學習,以培養其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
1.以幼兒生活經驗為基礎的課程。
2.課程五大要素:
(1)主動學習。
(2)與成人的互動。
(3)學習環境。
(4)小組時間。
(5)大團體時間。
3.「主動學習」(主動式教學模式)設計之五大要項:
(1)材料:提供多功能、種類及有趣的學習教材。
(2)操作:鼓勵幼兒主動探索、操作所提供的材料。
(3)選擇:提供機會供幼兒自訂目標、選擇材料、活動參與。
(4)語言:與幼兒溝通。
(5)支持:以鼓勵及支持的態度,協助幼兒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
每日一定程序的活動方式:計畫---工作---回顧(play-do-review)。
4. 量評:評量項目有語言、表徵、序列、分類、數目、時間、空間、律動、社會情緒等9項。
5. 家庭訪問:教師每周一次家庭訪問。
High/Scope高瞻學齡前教育的第二要素是教師與幼兒的互動。互動指的是當教師與幼兒一起遊戲及溝通時所使用語言與肢體的溝通。在High/Scope主動式的教育方法中,教師與幼兒共同參與他們的對話,這在教師與幼兒之間形成一種平衡感,教師需要去改變他們自己與幼兒一起工作遊戲時的風格,讓彼此間的對話能配合且輕鬆。教師與幼兒間的互動包括:如互動策略、鼓勵、及衝突解決的方法。
中文關鍵字: 高廣度(高瞻)教學法、計畫---工作---回顧、幼兒
英文關鍵字: High/Scope、play-do-review、child
武素萍、楊中宜、郭靜宜著。幼兒教保活動設計,2003年1月,頁4-37~4-39,啟英文化有限公司。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