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名稱:鴨跖草
教育Wiki
鴨跖草
目錄 |
學名:Commelina communis Linn.、Commelina polygama Roth in Roem. & Ust.
英文名:Creeping Dayflower、Spreading Dayflower、Dayflower Spreading
別名:竹節草、藍花菜、碧蟬蛇、碧蟬花、竹葉菜、竹節菜、雞舌草、碧竹子、碧竹草、耳環草、地地藕、藍姑草、淡竹葉菜、竹雞草、水竹子、水竹子菜等
植物分類:鴨跖草科(Commelinaceae)鴨跖草屬(Commelina)(註1)
植物形態: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地區:鴨跖草通常廣泛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
台灣分布情形:鴨跖草在台灣多生長於中、低海拔山區至平野,林緣、沼澤、溝邊等陰濕之地。
用途:庭園美化、盆栽觀葉、藥用等
鴨跖草科(Commelinaceae)鴨跖草屬(Commelina)的鴨跖草,一般被歸類為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性偏好溫暖至高溫、潮濕而略為蔭蔽的環境,其生長式何的溫度則大約落在攝氏十五度至三十度之間,具有耐陰性、耐濕性,然其忌旱燥。鴨跖草通常廣泛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在台灣則多見其生長於中、低海拔山區至平野,林緣、沼澤、溝邊等陰濕之地。(註2)
莖
鴨跖草科(Commelinaceae)鴨跖草屬(Commelina)的鴨跖草,其一般平均株高約在二十至四十公分左右,圓柱形的莖偏肉質。
葉
鴨跖草的葉片通常為單葉,互生,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具有葉柄,葉面光滑而無毛,全緣。
花
鴨跖草的花朵一般在春季至夏季間開花盛放,屬於聚繖花序,頂生。
果實
鴨跖草的果實為蒴果,呈三稜狀,而其種子為暗褐色。
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下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1417。
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108。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中文關鍵字:鴨跖草
英文關鍵字:Commelina communis Linn.、Commelina polygama Roth in Roem. & Ust.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