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齊邦媛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齊邦媛


教育Wiki

目錄

生平

1924年2月19日-,元宵節出生,原籍遼寧鐵嶺。台灣文學研究者、作家,專長是台灣文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南開中學、武漢大學外文系畢業,印地安那大學研究。1947年大學畢業,經馬廷英介紹來台,任台灣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助教。1953年任台中一中英文教員。1967年,第二次考取美國國務院傅爾布來特獎助,至印地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進修比較文學。1969年,回台創辦中興大學外文系,出任新成立的外文系系主任。1972年,出任國立編譯館人文社會組主任,兼任教科書組主任。1977年,專任台灣大學外文系,講授英國文學史、高級英文、翻譯等課。曾至美國聖瑪麗學院、舊金山加州州立大學,及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講學。1988年自台灣大學外文系退休,台大頒贈名譽教授位。1992~1999年間,任《中華民國筆會季刊》(THE TAIPEI CHINESS PEN)主編。2009年中興大學90年校慶,興大頒贈齊邦媛教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觀點

在台灣國立編譯館工作期間,推動國民中學的國文教科書改革,剔除政治色彩濃厚的文章,加入楊逵、黃春明、楊喚等台灣現代文學作家的作品;同時亦負責推動西方文化經典及「現代化叢書」的翻譯工作,如馬克吐溫小說集、《柏拉圖理想國》、《模擬:西洋文學中現實的呈現》等作品。

她選譯1949年至1974年間臺灣出版的新詩、散文和短篇小說,名為《中國現代文學選集》。這套書費時三年校了九次於1976年編竣完成,由美國華盛頓大學出版社發行。齊邦媛採取嚴謹的態度,逐字逐句翻譯,以求不違背原意,並兼顧譯文的流暢。本著「中國人的作品,中國人譯,中國人紙印,由中國人出版。」堅持下去。這是第一部英文版的現代中國文學大系,國內外人士的評價甚高,許多學校更採用為教本,至今仍為國外研究臺灣現代文學的重要參考書。

為了替國立編譯館選編現代文學的英譯選集,自七○年代起,齊邦媛幾乎沒有遺漏的大量閱讀中文作品,對臺灣文學現象和環境了然在握,發為評論,深為文壇倚重,並藉寫文學評論以肯定優秀的作家及作品。齊邦媛的評論觀念深受泰恩的影響,泰恩認為「時代、民族、環境是構成文學的三要素。」齊邦媛評作家作品自始至終均貫穿了這一點,她不滿足於藝術技巧的分析,而把力氣用在思想內容的挖掘上,這也成了她評論作品的一個重要特色。在評論的文字間自然流露出凜然之氣,見解總是推陳出新,洞察犀利,兼或有逼人的氣勢。她的文章是愛護多於指責,肯定多於批判,所以她的評論文章是充滿善意的。

著作

回憶錄《巨流河》天下文化出版 2009年散文《一生中的一天》爾雅出版社 2004年評論《千年之淚》爾雅出版社 1990年《霧漸漸散的時候》(臺灣文學五十年)九歌出版社 1998年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台灣)選集》英文版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出版社 1975年《中國現代文學選集》中文版(小說卷、散文卷、新詩卷,共3冊)爾雅出版社 1983/1984年《源流》德文版(與殷張蘭熙合編)在德國慕尼黑出版 1986年《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台灣一九七0年至一九八九年》小說卷1~5冊 九歌出版社 1989年《中英對照讀台灣小說》(Taiwan literature in Chinese and English)天下文化出版社 1999年《二十世紀後半葉的中文文學》英文版論文集(與王德威合編)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 2000年《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與王德威合編)麥田出版社 2004年《吳魯芹散文選》洪範書店 2006年演講DVD《我對台灣文學與台灣文學研究的看法》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6年翻譯《城南舊事》英譯 林海音原著,殷張蘭熙、齊邦媛翻譯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1992年

評價

著作有編選、翻譯、文學評論、散文等多種,致力引介英美文學到台灣,並將台灣文學英譯推介到西方世界,被譽為台灣文學的知音。

齊邦媛主編《中華民國筆會季刊》(THE TAIPEI CHINESS PEN),及參與《台灣現代華語文學》(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iwan)英譯計畫,推動英譯吳濁流、王禎和、黃春明、李喬、鄭清文、朱天文、平路等台灣代表性作家的文學作品,提高台灣文學在國際間的能見度。

責任編輯語二甲109702135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