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EQ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EQ


教育Wiki

情緒商數(Emotional quotient)是一種自我情緒控制能力的指數,由美國心理學家彼德•薩洛維(P.Salovery)於1991年創立,是屬於發展心理學的領域,情緒商數是一種控制、認識情緒的能力。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Peter Salover將EQ的涵義分成五大類,概要敘述如下:

目錄

一、認識自己的情緒

認識情緒的本質是EQ的基礎,這種隨時隨地認知感覺的能力,對了解自己非常重要。不能夠了解內心真實感受的人將容易被自己的感覺操控,所以要掌控自己的感覺才能成為生活的主人,在面對人生重大抉擇上才能有所定奪。

二、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

情緒管理必須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點,學習安慰自己,遠離悲傷、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這方面能力較匱乏的人常需與低落的情緒交戰,能夠控制自我情緒的人則能迅速走出生命的低潮,重新準備接受挑戰。

三、自我激勵

無論是要集中注意力、發揮創造力或自我激勵,倘若將情緒專注於某項目標是必要的事情。成就任何事情都需要依賴情感的自動力,例如說壓制慾望、克制衝動,而保持對事物的高度熱忱將是成功的動力來源。因此,能夠自我激勵的人處事效率都會比較高。註1.

四、認知他人的情緒

尊重了解他人,設身處地的替他人的立場考量事情,分析利害關係,具備一種利他的精神,也就是同理心的展現。

五、人際關係的管理

人際關係就是管理他人情緒的藝術,透過覺察他人的感情,是善解人意的一種能力。一個人的領導能力、人際和諧程度與人際關係的管理密切相關,能夠妥善運用這項能力將能夠成為社會上的成功人數。註2

參考書目

註1.屏師國教所研究會主編,《教育名詞彙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2五版),頁7。

註2.吳坤全(民86),<讓EQ教育生活化>,師友,351期),頁44-47。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