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名稱:品格教育
教育Wiki
目錄 |
- 品格教育 (character education)
係指用來陶冶學生良好的社會行為與個性,使學生能夠知道並實踐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面對問題的教學與學習活動。
- 品格教育的重視乃受到1991年美國學長T. Lickona所出版之《教育品格》(Educating for character)一書所影響,該書提出建立核心信念與價值用以培養良好人格特質的重要性。
- 1992年美國教育與倫理領域之理論與實務工作者聚會討論,發表《亞斯本宣言》(Aspen Declaration),開啟品格教育的風潮,而美國聯邦教育部的支持,讓推動品格教育成為美國教育界的全民運動。
品格教育不同於過去道德(品德)教育,道德係指一個人行為操守的良窳,如廉潔、守法、孝順等倫理與道德層面的觀念與行為表現,培養學生須具備良好的道德觀念與行為就是道德教育的目標。而品格教育較偏重人格特質的意涵,如負責、勇氣、尊重、毅力、感恩等特質,並不全屬於道德觀念與行為的範疇,而是兼重個人行為與個性性情(情緒)的層面,這些特質不僅與一般生活行為規範有關,而且與學謝學習密切關聯,並與個人未來的成就與發展息息相關。
- 美國針對品格內涵的論述相當多,舉凡是勇氣、誠實、尊重、負責、公平、關懷、毅力等均為品格的重要內涵,多數認為尊重(respect)與負責(responsibility)則是品格的核心內涵,而主張與讀、寫、算等三Rs相提並論,構成第四&第五R,成為學生必備的基本素養。
- 尊重屬於做人的領域,負責屬於處事的範圍,尊重讓學生可以了解並接受各方面的長處與短處,可以建立起自己最有效的學習方式,負責試引導學生持續、專注學習的動力,尊重與負責兩者對於學生學業成就有重大影響。
- 品格教育重在陶冶學生尊重與負責的態度與行為,在實施過程必須結合個人、家庭與社會,兼顧認知、情意與行為實踐,因此品格教育實施方案之設計,需要透過認知的過程,讓學生了解體現尊重、負責的正確行為,以及錯誤的行為,並在教室與校園的學習與生活情境中由教職員扮演學習楷模建立一致的價值觀,並即使給予正確行為的增強,以及錯誤行為的削弱,加上家庭與社區的配合,讓學生把尊重與負責逐漸內化成為人格特質的一部份,在校內外生活中都能夠去實踐。
中文關鍵字:品格教育英文關鍵字:character education
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7),教育e辭書, p.56-57,臺北市: 高等教育。
品格教育跟行為發展息息相關,換句話說,在六歲以前,有良好生活品格力的孩子,心智發展會比較成熟,到了學齡以後的學習效率相對也會比較高。
許多行為與腦科學的研究皆提出,幼小的孩子有三種重要的規矩,必須及早養成,那就是能耐心等待、分享事物及學會輪流。評估兒童社交發展時,這也是醫學專家一定會檢視的能力。
● 學習等待——幫助孩子控制衝動。
針對兒童行為發展的研究發現,可以控制自己的衝動、不會在第一時間往誘惑邁進的幼兒,長大之後的成就會愈高。這跟大腦管理衝動的前額葉發展相關,前額葉愈成熟的孩子,判斷、思考、觀察等能力就會愈好,有助於孩子良好行為的發生,所以衝動控制的能力必須要學習。因此,爸媽從小讓孩子適時的等待,不要每件事都在第一時間滿足孩子,可以幫助孩子發展衝動控制的能力。
● 練習分享——訓練思考、判斷能力。
人是群居的動物,當幼兒漸漸進入團體生活時,其社交的技巧,首重身邊事物的分享。一歲前的孩子,對自己的食物或玩具難分難離是正常的心智發展過程。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家長不難發現,孩子會想透過「你一個、我一個、他一個……」來博取身邊大人的歡心及讚賞。孩子也漸漸想和大家一起擁有,大家一起從事共同的活動,例如,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會希望大家一起吃飯、你陪我一起玩玩具等。這些看似最基本的分享,其實都是孩子心智成熟、慢慢脫離自我中心時期的表徵。相對來看,分享的過程要思考、要判斷他人的內心想法,並降低心中的欲望,會分享的孩子比不會分享的孩子,在團體中的受歡迎程度高很多,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成就感及與他人互動的動機。
引述自---親子天下雜誌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6001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