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唐山過臺灣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唐山過臺灣


教育Wiki

目錄

背景

雖然臺灣在1684年納入清朝版圖,清朝政府卻因為治安上的考量,禁止中國內地居民移民臺灣。清朝政府對於違禁偷渡的處罰規範相當嚴厲,不但協助偷渡的船戶與偷渡者要受罰,失職官員也須接受處份。但是移民臺灣的嘗試始終沒有消失,反而是偷渡者千方百計逃避關口檢驗、渡過艱險的黑水溝(今臺灣海峽),也因此造成許多慘劇。(註1)

偷渡名詞
  • 灌水:許多中國內地窮困人民渡海到臺灣謀生,卻因為鮮有積蓄而難以回鄉,家鄉的父母妻子急需給養卻礙於渡臺禁令,常有人鋌而走險,賄賂船戶冒名偷渡。女姓偷渡者會以小漁船載出關口,暗中登上大船,抵達臺灣之後再由漁船趁黑夜接上岸。這種行為在當時被稱為「灌水」。
  • 放生:若是觸犯禁令被關口察覺,不但船戶會被問罪,偷渡者也會被強制遣返。由於偷渡是許多人散盡家財的豪賭,因此出現各種欺瞞關口的因應手段,有些提供偷渡的集團與海盜串通,用破敗小船搭載乘客,不但超載更將艙頂封死,以防乘客活動。航行過程中,若遇到大風浪輒成為浪底亡魂,即使到了臺灣海岸,為避免被察覺,往往在距離海岸還有一段距離的沙洲就騙、趕乘客下船,往後死活一概不管,稱為「放生」。
  • 種芋、餌魚:偷渡者在沙洲下船後,往往走沒幾步路就深陷泥淖中,因為姿態有如種在地裡的芋頭,而被稱作「種芋」;若不幸遇上漲潮,偷渡者只能隨波漂流,喚作「餌魚」。(註2)
相關俗語

「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唐山是中國大陸的意思,由於前往臺灣可能觸犯禁令、遭遇海難,又是陌生的環境,這句話代表了當時移民渡海來臺的緊張心情。

「六死、三留、一回頭」:這句俗語道出渡臺的危險性,比喻在十個渡臺移民之中,最後只有約三分之一的人能平安定居臺灣。

「過番剩一半,過臺灣無得看」:番在當時指的是南洋地區,去南洋的人,大概有一半的存活率;至於到臺灣的人則是前途未卜,根本不敢聞問。(註3)

參考書目

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34。

註2. 魯鼎梅纂修,《重修臺灣縣志‧卷二》

註3. 戴寶村,〈唐山過臺灣 〉

〈先民度海而來的歷史見證 關津澎湖〉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2168

唐山過臺灣互動遊戲 http://content.edu.tw/senior/geo/ks_ks/main/show/story/index.htm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常設展http://www.nmth.gov.tw/page3/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3&Itemid=42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