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於梨華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於梨華


教育Wiki

於梨華

生平

抗日戰爭期間輾轉福建、湖南、四川等地。一九四七年底到臺灣,就讀台中女中,時已酷愛文學,寫有評論沈從文《邊城》的文章。一九四九年高中畢業,考入臺灣大學外文系,次年迫轉歷史系。文稿在夏濟安主編的《文學雜誌》等處發表。在學期間其創作於夏濟安《文學雜誌》、《自由中國》、《現代文學》、《文壇》等刊物發表。一九五三年大學畢業,赴美留學,次年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新聞系。一九五六年獲碩士學位,同年用英語寫成的短篇小說《揚子江頭幾多愁》獲米高梅電影公司在該校設立的文藝獎第一名。一九六一年開始用中文寫作。次年寫成長篇小說《夢回青河》,回臺灣探親時即在《皇冠》雜誌連載,並在電臺「小說選播」節目中播出,於一九六三年出版。返美後筆耕不輟,一九六七年代表作《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出版,獲嘉新文藝獎小說獎。被譽為「無根的一代」文學代表作。一九六八年起在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遠東系任教中國文學、中文會話,中文作文等課程。一九七七年又任該校中文研究部主任(半年),一九八零年兼任交換計劃顧問。曾回中國大陸探親旅遊。1975年與第一任丈夫返中國訪親,隨後為文讚美共產主義,在冷戰及內戰的架構下,被國民黨視為「投共」,禁止於梨華回台並封殺其作品,至1987年解除。

創作風格被劃歸為台灣60年代現代主義流派,創作主題以留學生文學為主。近年筆鋒調轉,深入探討女性的內心世界,包括對生命的感懷、對生活的體悟,以及描繪對婚變後婦女掙扎、找尋獨立的崎嶇道路。曾獲一九八四—八五年及一九九一的富步雷獎。

觀點

我再一次閱讀《秋山又幾重》集中的九篇文章。一面以作者的身分探討每篇文章是否達到了故事的統一,人物的逼真,及對話的生動,另一面又以讀者的身分仔細的給每篇小說的可讀性打分。當然,在作者的眼裡,每篇都有欠缺,但在讀者的眼裡,這些欠缺倒沒有影響到它們的可讀性。

著作

作品有《夢回青河》(長篇小說,台北:皇冠,1963)、《又見棕櫚、又見棕櫚》、《美國的來信》、《傅家的兒女們》(長篇小說)、《焰》、《變》等。其中《又見棕櫚、又見棕櫚》被認為是其最具代表作品。

評價

由於所作多寫臺灣留美學生的寂寞和多愁,被譽為[留學生文學的鼻祖]。旅美學人夏志清教授曾說:「旅美的作家中,最有毅力,潛心自己藝術進步,想為當今文壇留下幾篇值得給後世朗誦的作品的,有兩位:於梨華和白先勇。」

編輯9502112于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