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永恆主義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永恆主義


教育Wiki

目錄

永恆主義

  永恆主義(Perennialism)為西方哲學派別之一,是最古老且最保守的教育哲學,其根源於唯實主義,代表人物有Robert Hutchins、Mortimer Adler、Allan Bloom等。許多美國殖民與後殖民時期的教育到十九世紀末期被永恆主義的思想所主導。(Allan C.Ornstein,2004)

  永恆主義教育哲學注重心靈之陶冶與訓練,認為人天生具有認知的能力,不僅與其他動物有著程度上的差異,在種類上亦截然不同,而且唯有人類才擁有高超的智性。由於人類天賦地具有智慧,故能區分善惡,辨別美醜;又由於人有智慧,故有自由,可作善惡之選擇。教育應發展人的理性,藉著智能的訓練以了解宇宙的真理,強調教育的功能在任何時代與社會也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使人成為人」。

教育主張

  1. 人是具有理性的動物。
  2. 人的本質有共通性,每位學生都應接受相同的教育。
  3. 知識有共通性,所以每位學生都應該學習基本教材,認識真理:
  • 教育是要學生去體悟真理,而非適應社會。
  • 課程不特別重視學生的興趣,或強調特定的時空條件。
  • 教育的功能不在於職業或專業訓練。
  • 學校教育應啟發學生思考,使其瞭解真理,進而在人群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學校課程

  永恆主義的課程是學科中心的,強調界線分明的學科或以邏輯組織的內容-倡導者稱為「博雅」教育-強調語文、文學、數學、藝術與科學。(Allan C.Ornstein,2004)

  小學階段,課程著重3R (讀、算、寫)的基本能力之養成及道德宗教訓練;中學階段,先學習古典語文及現代外國語文,再學邏輯、修辭、文法及數學;高等教育階段則以古典名著為教材,兼及科學知識。根據永恆主義的觀點,學生不成熟且缺乏判斷能力,無法決定最佳的學習知識與價值;因此,其課程發展不會隨學生的興趣而有所調整,只提供一個共通課程給所有的學生,而少有選修科目、職業性與技術性的教材。

教師角色

  教師被視為該領域的權威,因此必須是科目或學科專家,能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在永恆主義的觀點中,教學是鼓勵學生討論、引發其理性能力的一門藝術。教學基本上基於蘇格拉底的方法:口投詳述、演講與解釋。

「派代亞」計畫(The Paideia Program)

  「派代亞計畫」係永恆主義教育理論的實踐計畫,其主旨在培養博雅的全人心靈。主要由阿德勒在1982年領導的「派代亞小組」發表「派代亞計畫」,位中學規劃了基本的學校教育,嘗試將永恆主義的教育關落實於中小學層次。(陳嘉陽,2012)


中英文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永恆主義

英文關鍵字:Perennialism

參考資料

Allan C.Ornstein/著,方德隆/譯(2004)。課程基礎理論,頁72-80。台灣培生教育出版。

陳嘉陽 ( 2012)。教育概論(上冊),頁136。教甄策略研究中心。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