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鷹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魚鷹
教育Wiki
目錄 |
魚鷹 Osprey
基本資料
- 別名:鶚、魚江鳥<註2>
- 分類:鷲鷹目,鶚科
- 體長大小:雄鳥身長五十四公分,翼長四十五至四十七公分;雌鳥身長六十二公分,翼長四十五至五十三公分
型態特徵
- 頭白色,頂上有黑褐色細縱斑,體背、翼面及尾羽均為暗褐色;
- 尾羽較短且有黑褐色縱斑,腹面由喉至尾下腹羽為白色,胸部有赤褐色縱斑;
- 嘴黑色、蠟膜暗灰綠色,腳青灰色;飛行時雙翼呈現狹長型,翼下覆羽大致為白色,飛羽下方污白色,有淡褐色橫帶,尾短且呈扇形。
生態習性
- 單獨活動於海邊、河口、沼澤及湖泊等水域環境<註1>;以善於捕魚而得名,覓食時多於空中盤旋後定點俯衝入水中獵取魚類。<註2>在台灣屬稀有過境鳥及冬候鳥。<註1>
面臨問題
- 台灣的乾淨水域不多,因食物鍊累積與環境破壞等因素,易受垃圾或毒物等不良影響。<註1>
- 保育等級:珍貴稀有保育類<註2>
捕漁好手
- 魚鷹的腳爪構造特殊,腳底有複雜的角質狀突起,可以防止魚滑溜的逃走;四根腳爪可以讓牠輕易的從水面緊扣住魚隻;而他白色的腹部更是方便他在空中盤旋或水面上飛掠食不被水中的魚兒發現。<註4>
魚鷹之於世界
- 鶚俗稱魚鷹,其學名起源於雅典的一位國王Pandion,有勇猛之意。魚鷹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鳥類之一,除了南北極的冰原和紐西蘭之外,在全世界的海岸及內陸湖泊都有機會看見。
魚鷹與鷹
- 魚鷹的長相及結構與鷲鷹幕的鷹科很像,但由於爪的結構不同,固分屬不同科。
- 他的爪是三前一後、四爪同長,外側的前爪可翻轉到後面以方便抓魚。
總向前的魚頭
- 魚鷹在抓到魚飛翔時,常可以發現到魚頭是向前的,有人說這是為了減少飛行阻力,但其實是魚鷹很少與魚面對面相衝,大多由後方追逐,因此魚頭自然會向前。<註3>
關鍵字
- 中文關鍵字:魚鷹
- 英文關鍵字:Osprey
參考書目
- 註1:保育類野生動物圖鑑,鳥類66頁,姚正得,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1996年6月出版。
- 註2:自然生態保育系列叢書三,宜蘭縣鳥類資源25頁,張明財及林燕秋撰文,宜蘭縣政府1996年8月出版。
- 註3:東北角野生鳥類59及208頁,徐兆泉等著,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1994年5月發行。
- 註4:鳥羽,台灣野鳥羽毛圖鑑138頁,郝偉廉著,商周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2006年2月發行。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