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T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ICT
教育Wiki
目錄 |
資訊與溝通科技(ICT)
- 利用電子媒介(科技輔具)儲存、執行或呈現訊息與資訊。
- 運用上應以教育來引導,而非科技引導教學。
- 包括螢幕擴大機、點字鍵盤、有聲文書等。
ICT優點
- 學業表現:善用優勢能力,在教師協助下,藉由操作輔具漸進達到自主獨立學習。
- 改善社交:增強自尊,教導部份學生使用輔具協助視障學生;達到雙向互動學習。
- 無障礙:善用網路使教學更互動性,但無障礙介面部分設計不良。
- 教學評量、網路IEP:使用電腦或輔具為孩子設計適當的課程、教材和個別化教育方式。
ICT可能出現問題
單靠輔具的學習是不夠的,如定向與行動訓練,沒有親身體驗不夠。
- 學業問題:熟悉的步驟與技能,可能為學生自己帶來新的學習壓力與困擾。甚至使用不當,學生可能變的更不願意學習。加上教師的不熟悉,可能造成「科技棄置(technology abandonment)」的產生,科技輔具的堆棄,造成改善學習的功能消失。
- 社交與生理限制:過肥胖或欠運動的視障生,應鼓勵進行戶外活動而非長久坐電腦前。佔據不少社交時間,形成無形的隔閡。且為獨立學習,少互動機會。
- 師資培訓與經費問題:學校財務狀況使購置輔具及相關訓練窒礙難行。
- 輔具在教學上瓶頸:教師較喜歡傳統教學法,且可能強調科技,卻忽略教學原理可能性。
資料來源
國小特殊教育第四十一期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