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東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單生,小葉線狀橢圓形至披針形,先端長漸尖,邊緣帶紫色,軸上具狹 翼;葉柄平滑,具白或灰綠色斑點及多數小暗綠色斑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力的神奇瓶子。如:「巨人被瓶吸了進去。」
跛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舞劇。尚.柯拉里(Jean Coralli, 1779-1854)編舞,紀德(Casimir Gide)作曲,顧爾吉(Burat de Gurgy)與柯拉里共同編劇,佛歇爾(Feuchères)、歇尚(Sèchan)、迪耶特爾(Dièterle)、菲拉斯特爾(Philastre)與康邦(Cambon)共同設計佈景及服裝,首演於1836年6月1日巴黎歌劇院(L´Opéra de Paris)。故事地點是引人神往的西班牙,場景有實驗室、豪華大廳堂、花園、廣場及劇場等,是齣描述鍊金術的複雜奇想舞劇。主人翁為年青的學者克利歐法斯(Cleophas),由於從實驗室中救了差一點被蒸餾掉的精靈阿斯莫迪...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眼之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羅馬尼亞一種由強而有力之音樂伴奏之驅邪舞蹈。據傳係為洗去被吸血鬼咬過所留之惡罪孽,舞蹈時,必須由小提琴演奏一曲4/8節拍之特殊曲調,直至被吸血鬼吸血之病人隨樂聲起舞。演奏者凝視病人之雙眼,而節奏則愈來愈快,使其不停地舞動直至筋疲力盡、不支倒地為止。至此,演奏之曲調轉為緩慢而悲悽,誘使病人流淚,表示惡已離開其身體。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力是吸引人的,在教育過程中,施教者的表達能夠吸引學生,是施教者講話幽默風趣,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導致精神集中,注意聆聽。教育語言應該扮演語言力的角色。
  德國社會教育學家莫鈴豪爾(Klaus Mollenhauer)認為,在團體中團體的氣氛,以及領導者的聲音(語言)與風格,皆會影響到團體中各分子的適應。
  語言是一種「符號反應」(signal reaction),具有力量。美國語言學家寇爾西伯斯基(A. Korzybski)認為從兒童的經驗證明,語言有客觀的價值,兒童的態度和語言反應一直持續到成人。
擬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中長,略側扁,前背部明顯隆起。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25-2.5倍。頭中大,標準體長為頭長之2.25-2.5倍,棘稜具明顯的鋸齒狀。眼頗小,頭長為眼長之5.2-6.2倍,上側位。眼間距寬,頭長為眼間距之3.8-4.4倍。口中大,上端位,斜裂且角度極度傾斜,與水平呈40-50° (S. diabolus嘴部斜裂角度呈60-70°),下頷長於上頷。鼻棘由6-11棘所取代。眶下脊呈鋸齒狀。眶下脊具4棘,角度向腹側位,第一棘位於淚骨。眼後棘由2-4鋸齒狀突起取代,由1脊延伸至鼓棘。上鰓蓋棘雙分岔。翼耳骨棘與後顳骨棘呈鋸齒狀。頸棘具補上3棘。枕骨凹陷深,前緣具1彎曲低矮的脊。眼眶下前端具1倒三角形凹陷。...
嘎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具。阿拉伯語或西班牙語的說法,稱「嘎戈」,指的是棒子或綠樹枝,用來在沙地上劃出傳統占卜用的神奇圖樣;或標示出舞蹈場所之範圍。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長形鬼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甲寬 6.4 mm。甲長為甲寬的 1.1-1.2 倍, 背甲表面具許多隆脊, 隆脊上有短剛毛。背甲具三個前側齒, 第一齒呈三角形, 第二齒最小, 第三齒基部最寬。口前板中央突出。雌雄螯足皆細長, 指節橫切面光滑。雄性第一腹肢遠端向基部彎曲, 從彎曲處分成兩個分支, 一分支平直, 另一分支末端彎曲。
鬼簑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頭中大,棘稜具明顯的鋸齒狀。眼較小,上側位;眼眶略突出於頭背;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顎等長。鼻棘1個,小而尖,向後上,位於前鼻孔內側;淚骨寬大且方形,外側無棘,上緣具1骨突,稍圓突;下緣前葉鈍,中葉消失,後葉圓寬,具2不明顯小棘。眼眶下具5個眶下骨。淚骨中部具5輻射狀感覺孔管。前鰓蓋骨2-4棘;鰓蓋骨具1扁棘,刺前無稜。下鰓蓋骨及間鰓蓋骨無棘。顱骨棘短小,骨稜低狹。側篩骨光滑,眼前棘不明顯。眶上稜高凸,眼前棘不明顯,眼後棘尖銳;眼間具1對額稜,無棘;頂骨光滑,頂稜高凸,側扁,前端和額稜相連,具頂棘與頸棘個1個;眼前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2-3棘,微小;翼耳棘1個,低且鈍;後顳顬棘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蘇格蘭地區在春季及豐收期所跳的舞蹈,此舞的場地需寬敞,如田野。此舞由男子獨舞,他忽高忽低地跳躍,跳起時將腳向外張開,並以圓形的舞跡跳著舞,其特殊之處在於他的腳跟,無論高躍時或低蹲時皆以單足表演,並使自已蹲踞時幾乎觸及草地。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