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相煎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兄弟鬩牆,相逼過甚。語本三國魏.曹植〈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後比喻彼此地位相等,關係密切。也作「相煎何」。
存亡之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文選.諸葛亮.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罷弊,此誠危存亡之秋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流速。如:「山泉湍」。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濤怒湍激疾,一有決溢,彌原淹野。」
跳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狗本是不跳牆的,但被追的無路可走時,也不得不越牆而逃。比喻走投無路時,不顧後果的冒險,只求一條生路。《紅樓夢》第二七回:「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一時人造反,狗跳牆,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焦慮、躁。《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到底是件甚麼事?兄弟可作速細細寫來與我,我不著就是了。」《紅樓夢》第二○回:「頭一回自己贏了,心中十分歡喜。後來接連輸了幾盤,便有些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度焦慮發。《西遊補》第一二回:「卻不見個師父,越發心中焦。」
如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心中十分著,如火燒一般。《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七回:「他查了一查,說道:『要等三四天。』我越發覺得心如焚,然而也是沒法的事。」
如律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公文常用「如律令」作結尾套語。後道士或巫師加以仿效,用於念咒畫符驅使鬼神,以「如律令」表示同法律命令,並需火速辦理。唐.白居易〈祭龍文〉:「若三日之內,一雨滂沱,是龍之靈,亦人之幸,禮無不報,神其聽之。如律令。」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有鬼有鬼,撮鹽入水。太上老君,如律令。」
中生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緊狀況下猛然想出了應付的方法。《三俠五義》第二三回:「那邊樹上有一樵夫正在伐柯,忽見猛虎啣一小孩,也是中生智,將手中板斧照定虎頭拋擊下去,正打在虎背之上。」
如星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流星的光那樣速,形容情勢十分緊。《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七:「朝廷調遼兵南討,飛檄到來,如星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