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旋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動作的名詞,是指涉及球狀關節的旋轉動作。
Vera Maletic《Body-Space-Expression》1987.
非恆定旋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物體旋轉時,若物理量(如角速度、角加速度等)隨時間之變化而變化,亦即為時間之函數則稱為非恆定旋轉
非形心旋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旋轉運動過程中,其瞬心(instantaneous center)並非恆位於形心或某固點參考點者,稱為非形心旋轉(參見 centroid rotation)。
摩擦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學名詞。一物體與所接觸之另一物體間之滑動或滾動運動所產生的阻力。
末稍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舞譜動作名詞。末稍指身體部位的一端,此端與身體中心的距離最遠。
Ann Hutchinson《Labanotation: The System of Analyzing and Recording Movement》1977.
旋轉生物圓盤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污水生物處理方法之一種,藉微生物附著於轉動之圓盤上形成生物膜以處理廢水中有機物的方法。通常圓盤約40%浸入反應槽的水中,另60%曝露放空氣中,藉著圓盤緩慢轉動,微生物由空氣中獲得氧氣後轉入廢水中,獲取基質等養分同時分解有機物並合成新細胞。生物膜漸厚後,則會剝落形成污泥,隨廢水流出進入沈澱池中固液分離。沈澱後污泥一般不必迴流反應槽。
旋轉乾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動天地。比喻扭轉並澈底改變局面。如:「英雄偉人常有旋轉乾坤、改變世界的能力。」
馬祖卡舞曲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樂曲類型。馬祖卡舞曲是波蘭華沙附近之馬祖維亞省(Mazovia)一帶的民間舞蹈樂曲,舞蹈的節奏為三拍子。蕭邦(F. Chopin, 1810-1849)把它創作為藝術音樂,他的每一首馬祖卡舞曲都有不同的速度和表現特色。從中可以看出蕭邦的馬祖卡舞曲是混合了幾種波蘭舞,正式馬祖卡舞的節奏是強猛和有戰爭特色,另一種稱為奧伯塔斯(Obertas)的波蘭舞,節奏輕快,表現歡樂。還有出自庫爾威省的庫亞威克舞曲(Kujawiak)速度較慢,充滿感情和哀傷,這三種舞曲都是三拍子,同時強音常置於第二或第三拍,造成不均衡的節奏型。馬祖卡舞曲通常分為二或四段,每段有六至八反覆小節。傳統的馬祖卡舞曲是用囊管(風笛...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1998、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旋轉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旋轉運動在此是指剛體(rigid body)的運動型態之一,可細分為繞定軸或繞定點的轉動。繞定軸轉動時,剛體內不在該定軸上之各點所走之路徑俱係不等之圓弧,各圓弧之中心俱在該軸上,而各圓弧所在之平面俱與該定軸正交;位於該定軸上之各點,則靜止不動。例如車輪繞輪軸轉動。繞定點轉動時,剛體各點至該定點之距離,保持不變,而各點之運動路徑俱在半徑不同之球面上,而各個球面俱以該定點為中心。
力學名詞。同旋轉或角運動〔見Angular Motion〕。
扇子舞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一、中國民間舞蹈。廣泛流傳於漢族及朝鮮、滿、蒙古、保安、哈尼等少數民族地區。舞者多是一手執扇子,一手執手絹表演,也可兩手各執一扇。扇子為綢質帶邊折扇。表演時,舞耍各種扇花技巧。有純舞、邊歌邊舞等形式。二、保安族民間舞蹈。流傳於甘肅 省臨夏 保安族聚居區。吸收借鑑漢族秧歌中的扇舞形式發展而成,具有保安族獨特的豪爽、粗獷的風格。執扇和舞扇都有其獨到之處,如:全手執扇,手腕的抖動靈巧敏捷。舞扇時,帶動大臂左右的甩動,扇子隨之上翻,舞姿瀟灑。舞扇的花樣,新穎豐富,其中有:〈抖扇〉、〈翻扇〉、〈繞扇〉、〈平扇〉、〈背扇〉、〈抱扇〉等。頭部、胯部隨之自然搖動,別具特色。步法輕盈,舞蹈歡快。每逢年節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