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3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琴高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琴高,周末趙人,善鼓琴,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術,浮游冀州涿郡之間二百餘年,後乘為仙。典出漢.劉向《列仙傳.卷上.琴高》。後用以指登仙之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即「穿山甲」。哺乳綱鱗甲目穿山甲科。頭部細長,口吻尖,舌頭細長有黏性,沒有牙齒,前腳有長而彎曲的趾爪,善挖洞。除嘴、臉、腹部外,全身長滿鱗片,是哺乳動物中唯一有鱗片的動物。以螞蟻、白蟻等昆蟲為食。又被稱做「龍」、「鯪」。
印度海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頭稍大;口小;吻長而鈍尖;上頜僅達吻部的中央,後緣為斜向彎曲;上下頜均具單列齒,齒中大,較鈍,排列較疏;鋤骨與腭骨無齒。具頦鬚一對,末端達眼眶後方。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具二短棘;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5-7 + 18-21。體被弱櫛鱗,易脫落,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無鱗;側線鱗數28-30,上側線管呈樹枝狀。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胸鰭軟條數15-17(通常為16);尾鰭叉尾形。體黃褐色至灰綠色;尾柄每側具一大圓形黑斑;背鰭棘部與軟條間之側線上有一金黃斑;背鰭棘部褐色,軟條部與臀鰭透明具3-4條褐色水平紋;頦鬚黃褐色。
單帶海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頭稍大;口小;吻長而鈍尖;上頜達近吻部2/3處;上下頜均具單列齒,齒中大,較鈍,排列較疏;鋤骨與腭骨無齒。具頦鬚一對,末端達眼眶後緣下方,或稍後方。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具二短棘;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6-7 + 20-25。體被弱櫛鱗,易脫落,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無鱗;側線鱗數27-28,上側線管呈樹枝狀。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胸鰭軟條數16-18(通常為17);尾鰭叉尾形。體銀白或粉紅色,由吻部經眼睛至背鰭軟條部下方具一黑褐色縱帶;尾柄近尾鰭基部有一大圓形黑斑;背鰭棘部灰色具淺粉紅斑,軟條部與臀鰭淺紅褐色;腹鰭與尾鰭紅褐色;頦鬚淺紅褐色。
魚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蓮縣壽豐(附錄-地名-舊地名)
紅帶海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頭稍大;口小;吻長而鈍尖;上頜僅達吻部的中央;上下頜均具單列齒,齒中大,較鈍,排列較疏;鋤骨與腭骨無齒。具頦鬚一對,末端達眼眶後緣下方,或稍後方。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具二短棘;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6-7 + 21。體被弱櫛鱗,易脫落,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無鱗;側線鱗數28-30,上側線管呈樹枝狀。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胸鰭軟條數16;尾鰭叉尾形。體一致為橘紅色,上半部較深,下半部較淺;魚體新鮮時,在眼部四周有數條斜紋之藍帶,自眼眶後側至尾鰭基部有條寬黃褐帶;背鰭及胸鰭淺紅色;頦鬚、腹鰭與臀鰭淡黃色。
琴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itharinus citharus (Geoffroy, st. Hilaire, 1809)
體高側扁;頭小;口端位;具脂鰭;體側縱細紋多且顯;體銀色白色;胸、腹鰭為紅色;尾、臀、背鰭為黑綠色;體長可達8公分。
尼羅河到塞內加爾。
棲息淡水湖泊,喜食甲殼類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的肉食性魚類,愛好ph為6.8~7.2,水溫為28~31℃的水質。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Order Characiformes)
骨鰾首目(Superorder Ostariophysi)
耳鰾系(Series Otophysi)
琴鮭科(Family Citharinidae)
短鬚海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頭稍大;口小;吻長而鈍尖;上頜僅達吻部的1/3處;上下頜均具單列齒,齒中大,較鈍,排列較疏;鋤骨與腭骨無齒。具頦鬚一對,末端達眼眶後緣下方。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具二短棘;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6-8 + 23-27。體被弱櫛鱗,易脫落,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無鱗;側線鱗數28-30,上側線管呈樹枝狀。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胸鰭軟條數15(少數為14);尾鰭叉尾形。 體色多變,灰白色至淡紅色,除腹部外,各鱗片具紅褐色至暗褐色;自吻經眼睛至背鰭軟條基有一深色縱帶,縱帶上下各有一白色帶;背鰭軟條後部有一白斑或不顯,白斑後另有一鞍狀斑或不顯;背鰭與尾鰭灰綠色至淡紅色;背鰭...
大型海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頭稍大;口小;吻長而鈍尖;上頜僅達吻部的中央;上下頜均具單列齒,齒中大,較鈍,排列較疏;鋤骨與腭骨無齒。具頦鬚一對,末端達眼眶後緣後方。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具二短棘;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6-7 + 21-24。體被弱櫛鱗,易脫落,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無鱗;側線鱗數27-28,上側線管呈樹枝狀。背鰭兩個,彼此分離;第二背鰭最後軟條延長;胸鰭軟條數15-16(通常為16);尾鰭叉尾形。體呈橘紅色至紅褐色,腹面淡紅色或偏白色;體側鱗片緣偏暗;自吻端至體側中央具3條黑褐色縱帶,分別由兩條淡紅至白色的縱帶分隔,最上面一條黑褐色縱帶較其餘2條清晰,第2條經過眼睛且沿側線...
鯔形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呈紡錐形。頭中大。吻長較眼徑略短,或相等。上頜骨向後達瞳孔之前緣下方。眶前骨及前鰓蓋骨邊緣具鋸齒。體被中小型櫛鱗,頰部、鰓蓋及鰓蓋下骨均具鱗;側線完全而平直,僅於胸鰭上方略向上彎曲;背、臀鰭基部均具鱗鞘。背鰭單一,硬棘部和軟條部間具缺刻,硬棘X,軟條數9-11;臀鰭硬棘III,軟條數10-11;尾鰭深叉形。體青色,下部銀白色。各鰭淡黃色,背、臀鰭具不顯之黑色緣;尾鰭上下葉各有2條黑色帶,而中間另有一黑縱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