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銀湯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Kuhlia mugil (Forster, 1801)
體延長側扁;口端位;體背藍灰色;腹部銀白色;尾鰭有5條斜斑;體長可達30公分。
南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度──太平洋區。
幼魚期常棲息於淺水域和潮間帶。
供食用及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湯鯉科(Family Kuhliidae),Mountain Basse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
黑邊湯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呈紡錐形。頭中大。吻長較眼徑短。口裂小;上頜骨後緣不及眼中部下方。眶前骨及前鰓蓋骨邊緣具鋸齒。體被中大型櫛鱗,頰部、鰓蓋及鰓蓋下骨均具鱗;側線完全而平直,僅於胸鰭上方略向上彎曲;背、臀鰭基部均具鱗鞘。背鰭單一,硬棘部和軟條部間具缺刻,硬棘X,軟條數10-12;臀鰭硬棘III,軟條數11-12;尾鰭深叉形。體呈銀褐色,腹部銀白色;體側上半部及背部散佈有不規則的暗褐色斑點,尤以幼魚較明顯。各鰭為淡灰黃色,背鰭硬棘部具暗灰色緣,軟條部則有較寬之黑色帶緣;臀鰭亦有較寬之黑色帶;尾鰭亦具寬的黑色緣。
|
條紋罐齒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annostomus espei (Meinken, 1956)
體延長,稍側扁;口端位;缺脂鰭;體黃褐色;體側具5~6大斑點;腹銀白色;體長可達5公分。
南美圭亞那。
棲息淡水域小魚,以小水蚤為生,是大型魚類的餌料,喜好24~27℃的水溫。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脂鯉目(Order Characiformes)
骨鰾首目(Superorder Ostariophysi)
耳鰾系(Series Otophysi)
鱂脂鯉科或罐齒鯉科(Family Lebiasinidae)
|
卡羅鸚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略側扁。吻圓鈍;前額不突出。外齒分離而未癒合成齒板;閉口時上頜齒會覆蓋下頜齒;上頜前端齒呈寬扁狀;上咽骨每側有咽頭齒三列,下咽骨之生齒面寬度大於長度。背鰭前中線鱗約3-4(通常為4);頰鱗1列,4-5個,鱗片大型。胸鰭具13軟條;尾鰭於幼魚時圓形,雌魚圓形或截形,雄魚時為內凹形。初期階段(IP, Initial phase)的雌魚體色單調,為棕色,散布有白色斑點;胸鰭後緣具白緣。終期階段(TP, Terminal phase)的雄魚體呈紅褐色及綠褐色間,鱗緣為橘色;頭為深綠褐色,眼睛四周及吻部具有輻射狀的橘紅色斑紋;背鰭及臀鰭為深綠褐色,上有兩條平行之橘色條紋,一條位於鰭之基部,另一條...
|
吸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tostomus catostomus (Forster, 1773)
體延長而略圓;口朝下具伸縮性;體綠褐色;體長可達65公分。
加拿大、美國、北亞洲、北極圈等的淡水水域。
棲息冰冷的淡水域的底部,當春季水溫高於5℃時喜歡在白天溪水流動處產卵,屬肉食性。
體型大,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鯉目(Order Cypriniformes)
骨鰾首目(Superorder Ostariophysi)
耳鰾系(Series Otophysi)
胭脂魚科或下口鯉科(Family Catostomidae),Suckers
鰍上科(Superfamily Cobitoidea)
|
八帶鮭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eporinus octofasciatus (Steindachner, 1876)
體紡綞型;口端位;具脂鰭;體黃白色,具8條黑色橫帶;體長可達16公分。
巴西東南部河川。
棲息淡水水域,以浮游生物為生。喜愛20~26℃的水溫。
供觀賞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脂鯉目(Order Characiformes)
骨鰾首目(Superorder Ostariophysi)
耳鰾系(Series Otophysi)
上口鮭鯉科(Family Anostomidae)
|
粗唇海緋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胸鰭軟條15-16(極少15);鰓耙7-10+27-31(總數35-40);標準長為體高的2.65-3.1倍(體高隨著魚齡而遞增);標準長為頭長之2.8-3.15倍;頭長為吻長之1.75-1.95倍;觸鬚短,頭長為觸鬚長之1.45-1.75倍;頭長為最長背棘長之1.4-1.6倍;最後背鰭軟條長為倒數第二背鰭軟條長之1.2-1.5倍;頭長為胸鰭長之1.25-1.45倍;頭長為腹鰭長之1.2-1.4倍。體白色,鱗緣黃色或灰黃色,後緣常擴展成顯眼的黃色斑點;軀幹的上三分之二區域具有兩個大型橢圓黑斑,其中第一橢圓黑點位於第一背鰭棘前之下部,第二橢圓黑點位於第二背鰭棘前半或過半的下部,並延伸到鰭基部;頭...
|
日本緋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橢圓形。頭中大;口小,下位;吻圓鈍;上下頜齒細小,鋤骨與腭骨具齒,均多形成絨毛狀齒帶;上頜延長至眼下方約1/3處。頦部縫合處具一對長鬚。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後緣具一短棘;鰓蓋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7-9 + 18-22。體被中大櫛鱗,易脫落;側線完全,側線鱗數31-33,側線鱗上之側線管分枝。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胸鰭軟條數15-18(15及18較少);尾鰭叉尾形。體上半部淺紅色,下半部白色,頭上半部與尾鰭下半部較紅;背鰭具2-3條水平紅色帶;尾鰭上半葉具3條寬紅色帶;胸鰭與腹鰭淺紅色,臀鰭色較淡。以前所記載之條紋緋鯉(Upeneus bensasi)為本種之同種異...
|
似鯉黃黝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1背鰭:Ⅵ;第2背鰭:Ⅰ/ 8。臀鰭:Ⅰ/ 9;胸鰭:14;腹鰭:Ⅰ/ 5;尾鰭:2+15+3。縱列鱗 28~29;橫列鱗 8~9;背鰭前鱗11~14 。體長為體高的3.6倍;為頭長的3.5倍。頭長為吻長的4倍;為眼徑的3.4倍;眼間距的2.9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8倍。體延長,形狀稍微側扁。背緣、腹緣微微隆起,尾柄較長,小於體高。頭小,形狀較尖,平扁;頭後稍微隆起。頭部具有3個感覺管孔。臉頰不突,有1條縱形感覺乳突線,自上唇後緣向後形成弧形,斜向眼睛的後上方。吻尖且突,較長,吻長稍微小於眼徑。眼大,上位,突出。兩眼間隔寬平,寬度大於眼徑,約為眼徑的1.2倍。鼻孔每側兩個,分離,相距較遠:...
|
日本鸚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略側扁。吻圓鈍;前額不突出。外齒分離而未癒合成齒板;閉口時上頜齒會覆蓋下頜齒;上頜前端齒呈寬扁狀;上咽骨每側有咽頭齒三列,下咽骨之生齒面寬度大於長度。背鰭前中線鱗約為4;頰鱗1列,4-5個,鱗片大型。胸鰭具13軟條;尾鰭全期皆為圓形。初期階段(IP, Initial phase)的雌魚體色單調,為橄欖綠至褐色,散布有白色斑點;胸鰭單一暗色。終期階段(TP, Terminal phase)的雄魚體呈紅褐色,時有白色或灰白色斑駁;頰部具不規則之紅色斑駁,或呈輻射狀,有時不顯。背鰭第I及II棘間具一個深色的中央斑塊;胸鰭一致淡色;腹鰭淡紅色而有微白色的斑塊。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