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康多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Vultur gryphus
體長100~130公分,翼展超過3公尺,為世界上最大型的猛禽,且為美洲唯一可由外型辨別性別的兀。雄鳥較大,可重達15公斤,有冠。身體大致黑色,上覆羽灰白色,頸部有一圈白色的羽毛,為成鳥才有的特徵。
分布於南美洲之安地斯山脈,由哥倫比亞至南美最南端。
多活動於高山或大草原,較少在森林環境及有人為干擾的地方出現。藉著長翅,可承受山頂的強風而悠遊滑翔於天際達數小時之久。主食腐肉,有動物殘骸處常吸引來大群的康多兀。牠們有時也會攻擊將要死亡的動物,祕魯海岸的族群還會掠食海鳥的蛋。於洞穴中或岩壁上築巢,每窩1顆卵,59天孵化,幼雛6個月後羽毛長齊但並不馬上離巢,持續約12個月之久。本種鳥在某些分布的區域內數量稀少,但並未為全球性瀕危。
鳥綱(Class Aves)
鷹形目(Order Falconiformes)
美洲科(Family Cathartidae)
珠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cryllium vulturinum
體長50公分。體型最大的珠雞。頭部皮膚裸露,呈灰色;眼睛紅色;後頭部有一塊紅色羽毛;頸部藍色,並具有長而呈黑、白色相間的條狀羽毛;腳灰色;身體其他部分則為黑色,並有白色斑點。
分布於非洲東部,包括肯亞、衣索比亞及烏干達。
棲息於鬱密的常綠森林的邊緣。平時多在地面行走,少飛行。常成20~30隻為一群,會跟隨猴群覓食,取猴子摘取但落在地面的果實為食,也會以植物樹葉或昆蟲為食。繁殖期時則會分散,且配對成一夫一妻制,巢築於地面,每窩可產4~6個卵,卵淡黃色,並有褐色斑點,由雌鳥孵卵,孵化期24~30天。
鳥綱(Class Aves)
雞形目(Order Galliformes)
珠雞科(Family Numididae)
胡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ypaetus barbatus
體長100~115公分,翼展250~280公分。眼先至喙基間的黑色羽毛,相對於淺色的臉,使牠看來像是長了黑色的小鬍子。尾長而呈楔形。背部、翅膀及尾為黑色,頭、頸、腹面及腿鮮橘色。亞成鳥則全身暗色。
共2亞種,分布於歐洲南部、亞洲中部、阿拉伯及非洲東部及南部,不會進行遷徒。
出現於山區及岩地,也會到附近的平原活動,喜歡大而寬廣、植群少又不長年積雪的環境,曾出現在海拔8,000公尺的喜馬拉雅山區,憑藉氣流以上升及滑翔,但依賴的桯度不像其他種類的禿那麼大。主食動物的骨頭,尤其是中型哺乳類的大腿骨,也吃皮和肉。繁殖為一夫一妻制,築巢於岩洞中,每次產1~2顆卵,2顆卵產下時間差4~5天,53~58天孵化。雙親共同照顧幼雛,但僅能有一隻存活,100天以上羽毛才完全長好,再7~10月離巢,10歲以上才進行繁殖。壽命長,圈養狀況下曾有活到40歲者。
鳥綱(Class Aves)
鷹形目(Order Falconiformes)
鷺鷹科(Family Accipiteridae)
紅頭美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thartes aura
體長65~80公分,翼展180~200公分。不同亞種間體型及頭部顏色略有差異。全身褐黑色,略帶光澤,頭頸裸露無毛,粉紅至亮紅色。亞成鳥羽色暗褐,頭部深灰色,有短絨毛。
共4亞種,分布於美洲,由加拿大南部至中南美。
適應力強且數量多,從沙漠、草原、農地到森林都可見其蹤影。在空中常以雙翅舉起成固定角度的姿勢滑翔,且盤旋時身體會左右交替傾斜,特殊的飛行姿勢容易辨認。以腐肉為唯一食物來源,尤其是中型哺乳類的屍體;在已開發地區車禍造成較多動物的死亡,紅頭美洲變成了受益者。敏銳的嗅覺為找尋食物的主要憑藉,在熱帶地區,死亡約一日的動物所散發出的氣味即已足夠吸引牠們前來覓食;若動物死亡太久,則美洲不會去利用,可能是為了避免吃進細菌發酵產生的毒素。根據北美的研究,各地產卵期由12月至翌年6月不等,巢築於洞穴中或是地被植群密生的地面,每窩2顆卵,38~41天孵化,幼雛絨毛白色,頭部裸露呈暗色,約70~80天羽毛長齊。
鳥綱(Class Aves)
鷹形目(Order Falconiformes)
美洲科(Family Cathartidae)
白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eophron percnopterus
體長58~70公分,展155~170公分,為小型猛禽。特殊的羽色類似歐洲白鸛,全身白色,飛羽黑色。臉部裸露呈黃色,尾短呈楔形,腳灰白、粉紅或暗黃色。幼鳥則身上顏色較深。
共2亞種,分布於歐洲西部及南部、亞洲中部及南部的印度以及非洲中北部,向東由東歐、中亞至中亞及印度。較北方的族群為遷徒性,印度、阿拉伯及非洲的為留鳥。
喜歡乾燥而開闊的環境,通常出現於中低海拔的平原或山區。在覓食方面為機會主義者,吃食各類動物,主要為腐肉,各種大小的皆可;偶爾吃鳥類的蛋,如駝鳥蛋,懂得用石頭把蛋敲破,為鳥類界中使用工具少有的例子之一。繁殖為一夫一妻制,單獨築巢,一對夫妻通常擁有數個巢位,每年輪流使用這些巢。每窩2顆卵,親鳥雙方一起照顧,約42天孵化,雛鳥白色,70~85天羽毛長齊,1個月後即可離巢,4到5年性成熟。
鳥綱(Class Aves)
鷹形目(Order Falconiformes)
鷺鷹科(Family Accipiteridae)
加州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ymnogyps californianus
體長117~134公分,翼展270公分。全身黑色,下覆羽白色,頸上的長羽亦為黑色,頭頸裸露呈紫橘色及紅色,亞成鳥則為灰色。
侷限分布於美洲西部之洛杉磯北部山區。冰河時期,本種廣泛分布於北美的草原及山區,1987年到1992年間野外族群滅絕,目前野外族群為圈養之族群再放回加州附近的山上。
主食為大型哺乳動物的屍體,會大群聚集覓食,於石穴或樹洞中繁殖,但不築巢,產卵期為2~5月,每窩1卵,55~60天孵化。一旦繁殖成功則翌年不進行繁殖,幼鳥需經8年才達性成熟,可活至45歲。本種鳥類嚴重瀕臨絕種,列於CI-TESI,全世界的數量一度降至只剩21隻,個體大量死亡的原因可能和人類獵殺、鉛中毐等人為干擾有關。為進行該種的復育工作,1987年野外的個體被全數抓回飼養繁殖,成效十分良好,於1992年開始陸續被野放回原棲息環境。
鳥綱(Class Aves)
鷹形目(Order Falconiformes)
美洲科(Family Cathartidae)
峰山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脈名。位於東南丘陵區,與武夷山平行,自北至南為括蒼山、洞宫山、峰山、戴雲山、蓮花山,入海後成為沿岸諸島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鷹目猛禽類。體較小,羽色暗褐帶灰。額、腰、腕為白色,嘴、腳為鮮紅色。性凶悍,棲於海濱,以水生動物及小獸為食。
形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ionopsitta vulturina
體長23公分。全身羽色鮮豔,頭部皮膚裸露,呈黑色,具黃色頸圈;上胸部淡黃色,下胸部、腹部和尾下覆羽綠色。背部、翅膀綠色,但翅膀內側前緣紅色,後緣黑色;尾羽綠色,但尾羽內側基部黃色。
分布於南美洲之巴西東北部。
棲息於乾燥但有週期性洪水的森林內。前額皮膚裸露似兀鷹,但不是為了避免覓食時羽毛沾到食物。平時多在森林樹冠層覓食,覓食畤相當安靜,以果實、種子和漿果為食。詳細的生態習性和築巢習慣目前仍然未知。
鳥綱(Class Aves)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鸚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arcoramphus papa
體長71~81公分,為色彩最豐富的猛禽之一。背面及腹面白色,大覆羽及飛羽灰黑色。頭頸皮膚裸露,頸至喉橘紅色,頭部紫色,上有一紅色的冠;頭部皮膚具有多層皺褶,且由喙基蠟膜處長出一亮橘色的肉垂,眼白色。亞成鳥幾乎全身黑色,約四年始全部換為成鳥的羽色。
分布於美洲,由墨西哥中部至阿根廷北部。
大多出現於熱帶原始的森林,在疏林及草原偶爾可見其蹤影。以腐肉為食,嗅覺不十分敏銳,常依賴紅頭美洲以得到食物;強有力的喙可撕開一些小型兀所無法處理的大型哺乳類。覓食時常只有一或二隻成鳥,伴隨一些亞成鳥,但可容忍其它種類的鳥類存在,可能在覓食上有領域性。野外收集到的繁殖資料甚少,每巢1卵,孵化期53~58天。在大多數地區為留鳥,族群量雖不致很小,但可能因其多在樹冠頂層活動的緣故而不容易見到。
鳥綱(Class Aves)
鷹形目(Order Falconiformes)
美洲科(Family Cathartidae)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