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3.06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內在度的威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實驗研究中,研究者對於所獲得的實驗結果是否能歸因於實驗介入的把握程度,稱為內在度。在實驗設計中,尤其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經常可能存在著很多外在的因素(即變項)影響著所獲得的實驗結果,這些外在的因素,即稱為內在度的威脅。
  在實驗設計中存在著下列幾種內在度的威脅。(1)同時存在的事件(history):在實驗設計中,與實驗介入果同時存在的外在因素,而且此因素亦可能影響所獲得的實驗結果,我們稱此因素為同時存在的事件。(2)選擇性偏差(selection biases):在實驗設計中,當受試者未經由隨機的方式(如隨機抽樣或分配)...
同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時度是標關聯度之一,指示測驗分數與當前的標資料之間的相關程度,用以了解某測驗是否能真正測量該測驗所欲測量的心理特質。這種度常用的標資料,包括在校學業成績、教師評定的等第、其他同性質測驗的結果等。如編製一套國小數學成就測驗,為考驗其同時度,乃從該測驗適用的對象中,隨機抽取學生樣本接受測驗,並蒐集他們在校的數學成績作為標,然後計算這些學生的測驗分數與數學成績的相關係數,若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即表示測驗結果確能反映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成就程度。因為標和測驗分數是在同一時段中獲得的,所以其相關係數即代表該數學成就測驗的同時度。同時度通常與心理特質的評估及診斷有關,大部分測...
藥石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藥石,治病的藥劑與砭石。藥石罔形容病情非常嚴重。如:「陳先生罹患絕症,藥石罔,不久就去世了。」
內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容度(content validity)目錄1 意義2 判斷方法3 應用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意義內容度是指測驗的題目能夠測量其所欲測量內容的程度。內容度的建立,宜先從教材範圍選擇適當的題材來編製題目。通常採用邏輯的分析方法,並且判斷每個測驗題目是否符合教學目標與教材內容,如果測驗題目與教學目標相互符合,同時測驗題目對教材內容具有代表性,則該測驗具有高度的內容
脈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脈絡應(contextual effect)我們對於物體的知覺會收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此稱為脈絡應。脈絡應是無所不在的,在各種不種程度的心理都有其作用,只要比單一的點的刺激來的稍為複雜一些(例如兩點刺激),多出來的B點刺激就會對A產生影響,也就是形成脈絡。假設,B點跟A點距離很近,但是人們會判斷比實際距離更近(吸引),如果B點跟A點距離很遠,人們會判斷比實際距離更遠(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已顯現的功。如:「成良好」。宋.蘇軾《應詔集.策別九》:「自漢至今,言吏治者,皆推孝文之時,以為任人不可以倉卒而責其成。」《明史.卷二五○.孫承宗傳.贊曰》:「承宗以宰相再視師,皆粗有成矣!」
同離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程序化學中,在溶液中加入與溶解固體相同的離子時,固體溶解度將小於溶於純水的情形;這種溶解度因加入相同離子而降低的改變稱為共同離子應。將溶解度應用在平衡關係式上,使我們能以數學方式來處理平衡問題,並可預測在微溶性鹽的溶液中加入共同離子後的果。計算這類溶液的固體溶解度,必須記住溶解度是根據溶解固體的離子或物種,例如BaSO4的飽和溶液,BaSO4(s) Ba2+(aq)+ ,若加入BaCl2,增加Ba2+的濃度,根據 La Chtelier's原理,會促使平衡位置向左移(趨向固體形態),即BaSO4(s)與的溶解度均將降低,而BaSO4的沈澱則增加,以保持Ksp為定值。由實際計算指出, 降...
萊斯托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萊斯托夫應(Restorff effect)2 起源3 意義4 參考書目5 關鍵字 萊斯托夫應(Restorff effect) 起源前蘇聯心理學家萊斯托夫曾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一場人數眾多的宴會上,主人循列經介紹與來賓一一握手時,隻能對身形、相貌、年齡、地位等特征中最爲突出者,即時記下他們的姓名。通過總結,他發現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現象,於是,他大膽地推測人們總是容易記住哪些特殊的事物,隨後他做了一系列實驗都證明了他的這一推測,這...
霍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霍桑應(Hawthorne effect)就是當被受試者知道自己成為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傾向的應,也就是當實驗組之受試者的行為是受到本身參與研究的知覺所影響,而非受到實驗處理所影響的現象,就被稱為霍桑應。故在準實驗研究中,若結果非由研究者操弄所造成,而是受試者因為實驗的出現而產生的改變反應,即是霍桑
教師能訓練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師能訓練模式(Teacher Effectiveness Training)T. Gordon 是一個臨床心理學家,也是「教師能訓練」的創立者,深受C.Rogers 人本主義理論影響。Gordon 指出在教室裡有兩種人與人的溝通問題常常出現,如何在學生出現問題時做回應,以及如何在教師出現問題時做回應,此模式可以提供教師參考,以做最適合的選擇(Tauber,2007)。此種模式的目的是在發展一種師生互相尊重的方法,透過溝通技巧,建立和諧的師生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