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6.38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念圖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念圖評量(concept map assessment)念圖評量係由建構主義學者Novak和Gowin所提出,將腦中的知識以念圖方式表徵或繪製出來,作為教與學的輔助工具,並可作為評量學生認知層面的工具。高宜敏整理念圖評分系統包括:(1)計算
自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念自我念是指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知覺的總合;其中包括個人對自己性格、能力、興趣、欲望的了解,個人與別人和環境的關係,個人對處理事物的經驗,以及對生活目標的認識與評價等。個人根據與別人相處和個人自己以往生活經驗而獲得對自己的看法,其內容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個人對自己的描述(自己是什麼樣子的人),另一方面是個人對自己的評價(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個人對自己的看法未必客觀真實,只是他自己認為他就是如此。[category:教育心理學]
內儲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程式執行的念,其方法是在程式執行時,先將程式儲存在記憶體中,再由中央處理單元執行。好處是只需將程式載入即可,無須改變所需的硬體線路。
念重建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念重建取向(Reconceptualist Approach)念重建取向是一個內涵不十分清晰的念,有人用它來泛指與泰勒課程原理、課程領域中的行為主義傾向(如行為目標、定量評價等)這類傳統相對立的各派學術觀點,也就是將課程理論中所有非主流(即不同於以泰勒為代表的傳統課程觀)的觀點都包括在內。根據念...
類化的他人(括化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米德(G.H. Mead, 1863~1931)認為每一個人的自我是由社會經驗之中逐漸發展而成的。自我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是個人的自我由特定他人或團體對自己的特殊態度所形成,譬如兒童從父母的期望、眼神或言語,想像自己即是父母所期望或描述的自我;此一時期的父母或特定的他人、團體等,均是個人成長歷程中的參照團體。自我發展的第二階段,個人的自我不僅是由父母、其他特定他人或團體的期望或態度所形成,而且是由個人所綜合歸納的周遭社會的共同價值、信念與態度,亦即所謂類化的他人或括化他人所形成。
  米德認為給予個人自我統一感的組織化社區或社會團體,均可稱為是類化他人;類化他人的態度即是整個社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略、大。如:「請略敘述這本書的特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略敘述。如:「請你述一下當時車禍發生的情形。」
自我念的生態學觀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念的生態學觀點是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吉斯(C.Rogers, 1902~1987)於一九五一年依臨床經驗,認為自我念或自我結構是一種個體能夠覺察到的有組織的自我知覺結構,是由許多要素所組成,即由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的知覺構成,包括:(1)對自己的人格特質、能力、興趣、需要的了解;(2)與別人及環境關係之自我覺察與念;(3)處理事物的經驗所形成的價值體系;以及(4)對生活目標與人生理想所有積極或消極的認識與態度。
  羅吉斯採取現象論(Phenomenalism)的觀點,將個人在任何時間內所能感覺到或經驗到的一切現象,稱之為現象場(phenomenal field);現象場...
念構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念構圖(concept mapping)是一種新式的學習、評量、與研究方法,同時也是構成有意義學習的一種評量工具。凡學習者能夠主動參與建構知識的學習過程,依據既有的先備知識為基礎,將新學習連結到舊知識之上,統整調合成為一個有組織、有系統、有階層的知識結構,便是在建構有意義的學習。而念構圖,正是一種以念圖(concept map)方式來表徵所欲教學和學習的念與念間階層連結關係,並以此念圖作為評量與研究學生的念結構之圖示技術。目前這種方法不僅可以當成是一種教學與學習的工具,更是一種後設認知學習策略(meta-cognitive learning strategies);同時,念...
余民寧(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二版)。台北:心理。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商鼎。
莫能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除外。如:「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莫能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