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72.77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內隱人格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隱人格理論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目錄1 起源2 定義3 釋義4 參考書目 起源過去西方社會心理學者針對內隱理論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G. Kelly 與 F. Heider 等人。Kelly(1955)所提出個人建構理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強調個人用以理解自己與他人
包比(J._Bowlby)依附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是一個(或一組)關於為了得到安全感而尋求親近另一人心理傾向理論。當此人在場時會感到安全,不在場時會感到焦慮。此理論最早由約翰·鮑比在1950年代提出。關於依附理論一著名系列動物實驗是哈利·哈洛對恆河猴所做實驗,此實驗顯示依附不僅僅是由生物本能如饑餓所...
教育唯實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唯實主義係哲學唯實主義(realism)在教育上應用。唯實主義者以為感官知覺到事物是真實存在;人們感官所知覺到外界實在,獨立於人們認知之外,不受心靈認知影響。也就是說,人們感官知覺提供了事物真實知識。就歷史發展而言,唯實主義在教育上涵意有三:即人文唯實主義、社會唯實主義與感覺唯實主義。以下分別說明。
  人文唯實主義是西方文藝復興運動之後,人文學者對古典語文研究形式化以後一種結果。人文學者重視語文形式,因而忽略了語文所代表真實事物。人文唯真主義者強調語文必須配合語文所代表事物一齊學習,配合社會需求,學習語文所指陳社會知識,以此人文唯實...
兒童守恆概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守恆概念指受試者了解某一系統或物體外表雖然改變,仍能了解其若干屬性具有恆常性而言。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透過守恆實驗,用以說明兒童早期以至青年期認知發展。
  皮亞傑及其同僚研究兒童守恆概念並公諸於世,約始自一九三七年,止於一九七七年。皮亞傑認為多數兒童透過經驗,即能自然地獲得守恆能力。約在相同年齡,兒童發展其守恆能力,且依循不變順序,發展不同守恆運思。兒童最先獲得是質量守恆(substance conservation),例如,把等量黏土,塑成二個泥球,然後在兒童注視下,將其中一個捏成長條形,如果是三、四歲孩子,他會認為長條形那一...
天下無不是父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指所有父母對子女用心,都是出於善意,教導不會有錯。如:「雖然說『天下無不是父母』,但是親子間還是以多溝通為上策。」也作「天下無不是底父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論主張,存在於自然界所有東西都具有他們個別存在,他們自身價值,不是在別,正是在於他們活動或運行與實現這個目不謀而合。某些受目論影響生態學家認為,自然生態系統具有一個目,那就是維持本身所具有良好而和諧秩序,不僅如此,其中所有構成物種與個體都具有自己位置,以自己獨特方式為整個系統秩序做出貢獻,因而都具有他們自身價值,完全不依賴於人類是否能夠利用他們維生或創造文明。他們甚至認為,以人為方式去干擾或騷動自然生態系統是不應該。由於實證科學發達,目論逐漸受到質疑,「目」不再是我們解釋自然(或自然界任何物種與個體)為什麼存在所必須訴諸項目,因此將一套...
  「目論」一詞包括三個不同概念:一是神學中論論證(Teleological Argument):二是科學中論解釋(Teleological Explanation);三是倫理學中論倫理學(Teleological Ethics)。
1.神學中論論證試圖證明上帝存在,又稱為設計論證(argument from or to design);其主要論點為:在這個宇宙中,萬事萬物搭配得如此巧妙協調,人者如星球之運行,小者如手與眼關係,這協調整體絕不是偶然,而是出自一個設計者,這個設計者就是上帝。目論證、存有論論證(Ontological Argu...
黎溫(K._Lewin)場地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黎溫以完形心理學理念為基礎,發表場地論(field theory),此理論是用來解釋人行為與周圍環境之間交互關係。黎溫認為人類行為表現是由整體環境中各種可意識到...
需求法則例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需求法則(Law of Demand)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下,物品需求量與其價格成反向變動關係,也就是說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價格漲時需求量減少,價格跌時需求量增加。需求法則所描述價格與需求量間反向關係,雖普遍存在於一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確切真實。《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夢中也道出老丈姓名居址確,故得訪尋到此。」《儒林外史》第三○回:「他一見我偏生有這些惡談,卻虧他訪得確。」
內在效度威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實驗研究中,研究者對於所獲得實驗結果是否能歸因於實驗介入把握程度,稱為內在效度。在實驗設計中,尤其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經常可能存在著很多外在因素(即變項)影響著所獲得實驗結果,這些外在因素,即稱為內在效度威脅。
  在實驗設計中存在著下列幾種內在效度威脅。(1)同時存在事件(history):在實驗設計中,與實驗介入效果同時存在外在因素,而且此因素亦可能影響所獲得實驗結果,我們稱此因素為同時存在事件。(2)選擇性偏差(selection biases):在實驗設計中,當受試者未經由隨機方式(如隨機抽樣或分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