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盂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徒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齋僧、拜懺、放焰口等活動,以超渡祖先及餓鬼道眾生的法會。參見「盂蘭」條。
大雨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雨勢大又急,像從中傾倒出來一樣。如:「一瞬間大雨傾,路上行人連躲雨的機會都沒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周被高山或高地圍繞,中間相對低緩的地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插秧時用來裝秧苗的子。例:這坵田地做得落三個秧个秧仔。(這塊田地可以插三個秧的秧苗。)
之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覆蓋著的子,裡面陽光照不到,非常黑暗。比喻遭到冤枉,無處申訴。參見「覆盤」條。如:「如今他遭到覆之冤,縱使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日本民俗舞之一類。是民間一年一度傳統習俗的盂蘭(Ullambana梵文)祭典中表演的舞蹈,極為典型的日本鄉土風格之舞蹈形式。該祭典習俗源自中國之《盂蘭經》的佛事,每年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舉行,目的在超渡祖先亡魂(如中國之中元節)。此一些祭典傳至日本後逐漸與其初秋之祖靈祭儀式合而為盂蘭祭。值此時節得於自家門口升起迎接、送行祖靈之火,並於祖先靈位前供奉食物,早期還須有僧侶前來誦經之儀式。男女老少聚集共唱舞歌謠(唄Bon uta),共跳《舞》(Bon odori)。其步法簡易;如拍掌踩踏、走步等,有的地方頭戴傳統式斗笠,腰繫有小鼓、雙手相拍掌和拍鼓,大多以圓形進行,配有尺八小鼓、三...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坪田五雄《祭》1979、松村明編《大辭林》。
聚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初,沈萬山獲一寶,投入少數金銀,金銀即能聚滿整個寶。見清.褚人穫《堅瓠餘集.卷二.聚寶》。後用以比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如:「圖書館是個聚寶,只要有心,就能從其中獲取源源不絕的資訊與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的妻子過世,惠子前往弔唁,見莊子敲擊瓦而歌之。典出《莊子.至樂》。後比喻妻死。明.朱權《荊釵記》第四三齣:「他鼓已久,未有夫人,央我去說親。」
後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醫學名詞。這是舞者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常因害怕自己臀部後翹,而過度挾緊臀部兩邊的肌肉(尤其是一些臀部較大的舞者),而矯枉過正的結果,使腰椎上方平坦,引起骨向後傾。有骨後傾的舞者,臀部、大腿以及小腿等肌肉都會感到特別緊張和僵硬。雖然直立挺直的背部,以藝術或美學的立場而言,是合乎力學原理,但會消失脊柱原來S行彎曲的功能性,容易引起疲勞。腰椎如果缺少柔軟性,則無法發揮高技術下肢的伸展動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呈扁平狀,通常底小口大,較盤子深的容器。如:「她把髒衣服先浸泡在子裡再清洗。」《海上花列傳》第一九回:「陶雲甫乃去調派。先是十六色外洋所產水果乾果糖食暨牛奶點心,裝著高腳玻璃子,排列桌子。」《三俠五義》第五回:「張老是個心軟的人,只得拿起子。他卻又不敢伸冤,只得從角門溜溜秋秋往裡便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