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47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盂蘭盆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徒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齋僧、拜懺、放焰口等活動,以超渡祖先及餓鬼道眾生的法會。參見「盂蘭盆」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合。如:「會齊」、「會合」、「會商」、「會談」。
多數人的集聚活動。如:「茶會」、「晚會」、「紀念會」、「里民大會」。
團體、組織。如:「工會」、「商會」、「同鄉會」。
都市。如:「省會」、「都會」。
見面。如:「會面」、「會見」。
了解、領悟。如:「意會」、「體會」、「會錯意」、「心領神會」。
能。如:「他會游泳。」、「只要努力,理想一定會實現。」
可能。如:「他會去嗎?」、「會不會他已經先走了?」
時機。如:「機會」。
會計:A>管理財務帳目。B>負責管理財務帳目工作的人員。如:「她在一家私人公司擔任會計。」
一會兒:片刻,短暫的時間。如:「他只是到隔壁商店買東西而已,一會兒就回來了,請稍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裝食物或液體的容器。如:「水盂」、「缽盂」、「痰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圓形、口大底淺的裝物容器。如:「面盆」、「澡盆」、「花盆」、「盆栽」、「盆景」。
形狀如盆的。如:「盆地」。
量詞。用於計算盆裝物的單位。如:「一盆花」、「兩盆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蘭花: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多數叢生,細長而尖,平行脈。花莖自葉中抽出,花味清幽。品種甚多,如素心蘭、報歲蘭、美齡蘭等。
蘭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一公尺半,葉對生、平滑,葉緣有鋸齒,全株有香氣。秋日開花,花色淡紫,可供觀賞。生於山野、河邊等地。或稱為「香草」。
蘭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七月十五日,祭拜祖先、無主鬼魂的儀式。參見「盂蘭盆」條。
普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民俗稱於中元節舉行的盂蘭盆會。如:「中元普渡」。也作「普度」。
望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曆每月十五日。《西遊記》第八回:「今值孟秋望日,我有一寶盆,具設百樣奇花,千般異果等物,與汝等享此『盂蘭盆會』,如何?」《醒世恆言.卷一九.白玉孃忍苦成夫》:「望日嫦娥盻夜,秋宵織女停梭。」
糊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糊紙1.1 紅事糊紙1.2 白事糊紙1.3 參考書目 糊紙民間藝術的一種,以竹枝做骨架、外面糊上各式色紙製成,作品蘊含豐富創意,常見於臺灣的節慶與儀式。 紅事糊紙糊紙工藝中所稱的「紅事」指的是敬神、慶典等喜事,又可以細分為祭祀、喜慶、驅煞補運三類。紅事糊紙最常見於祭祀場合,在盂蘭盆會著名儀式「放水燈」裡,信徒在結束遶境後,會到溪邊或海口施放水燈,通知各方亡魂前來享用祭品,一盞盞火光從白紙中透出,壯觀的場面中,也透露出子孫對祖先的祝福之情。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的盂蘭盆節,起源自「目蓮救母」的故事。根據《盂蘭盆經》記...
盂蘭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梵文Ullambana的音譯,意指「救倒懸」,指解救正在受苦的餓鬼。根據《盂蘭盆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有一弟子目連,因母親做了許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連為了救母親脫離「倒懸」,向釋迦牟尼佛哭救。佛陀要目連在七月十五日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母親便能得救。目連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因此,漢傳佛教地區便根據《盂蘭盆經》,於每年七月十五日舉行超渡儀式,認為此舉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也稱為「佛歡喜日」、「僧自恣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