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7.50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芭蕾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座落於法國東部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創立於1972年,首任藝術指導巴比雷(Babilee)。1973-1974年由卡瑞(D. Carey)接任。1974-1978年彼得.范.戴克(Peter Van Dyk)擔任該團藝術指導,1978年9月由尚.薩赫里(Jean Sarelli)擔任。舞團在薩赫里領導下勇於打破傳統與創新,演出古典與現代舞作品;如巴蘭欽(Balenchine)、羅蘭.比堤(Roland Petit)、貝嘉(Bejart)、李法(Lifar)、約斯(Kurt Jooss)等大師作品。由於舞團在薩赫里嚴格要求下,使得舞團水準提昇。目前該團擁有45位優秀舞者,自1...
舞團提供及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編目分類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51年7月11日曼編目分類獎首度於芝加哥美國圖書館學會編目分類部門頒獎。此獎係經過二年以上之籌畫,在1950年Cleveland召開的年會中授權,由分類編目部門籌組一個委員會來審核並選出受獎者。此獎的頒授乃為達到下列兩個目的:
  (一)授予分編人員及教師榮譽,使其不被遺忘。
  (二)經由此獎永誌受獎者對分類與編目之重大成就。
  此獎的頒授範圍則包括:
  (一)出版重要的分編專業論著。
  (二)全力參與專業編目學會的活動,或對某一特定圖書館而言有重要成就。
  (三)對於分編技術的改進,或引進新技術來加速作業。
司坦教育改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坦教育改革,是指十九世紀初普魯士(Prussia)總理大臣司坦(Baron von Stein, 1757~1831)所推動的教育改革。一八○六年普法戰爭時,普魯士戰敗於耶拿(Jena),戰後為求復興,同坦獲任總理大臣(Chief Minister),提出多項改革,如一八○七年廢除農奴制度及封地租佃制度(feudal land tenure)。而在教育上,他一方面宣示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加強政府對教育的控制。
  關於宣示教育的重要性方面,一八○八年他宣稱:「我們從基本原則出發,以至提升國民的道德、宗教及愛國的精神,逐漸注入勇氣、信心,及準備為國家的光榮及脫離外國的統治獨...
甘之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工織兮不敢遲,弱於羅兮輕霏霏,號絺素兮將獻之。越王悅兮忘罪除,吳王歡兮飛尺書。增封益地賜羽奇,机杖褥諸侯儀。群臣拜舞天顏舒,我王何憂能不移!」 〔注解〕 (1) 嘗膽:舔膽囊嘗膽汁,比喻吃苦自惕。 (2) 飴:音|ˊ,麥芽糖。 (3) 采葛:採集葛以製布。采,通「採」。葛,植物名。豆科葛屬,多年生蔓草。莖細長,複葉闊大,花紫赤色,結實成莢。根可入藥,亦可取出澱粉,供食用及製糊用。纖維可織布及作造紙原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簡稱。[例]萊河流經德西,在荷蘭出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草本植物的總稱。如:「草木」、「花草」、「碧草如」。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是歲大旱,野無草。」
現象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此才能直覺到純意識的本質或原型,發現意識中的基本結構:「意向性」即意識總是指向有關某對象的意識。加登 R. Ingarden, 1893-1970:加登認為作品是種獨特的存在,既非實在的客體,也非觀念客體,而是一種純意向性的客體。透過審美經驗,在欣賞者欣賞或閱讀過程中對於審美對象的觀照過程,使審美經驗「預備情緒」,繼而使審美對象形成。加登的美學對於後起的結構主義、符...
逡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徘徊不前。唐.杜甫〈麗人行〉:「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聊齋志異.卷一.勞山道士》:「俛首驟入,勿逡巡!」
啟發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法3.1.1 明瞭:3.1.2 聯合:3.1.3 系統:3.1.4 方法:3.2 戚勒及其學生萊-五段教學法3.2.1 預備:3.2.2 提示:3.2.3 聯合:3.2.4 總括:3.2.5 應用: 由來源自於蘇格拉底的反詰法:用反覆問答方式來教導學生,直到學生懂為止。 解釋由教師提出問題,使學生們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解決方式的缺點、改進等,使經驗逐漸擴張,思想更為靈活。 分類 海爾巴特的-四段教學法 明瞭:由教師提供教材,使學生更能了解學習的內容。 聯合:使學生將學習之內容與生活週遭經驗有所結合,以便作為學習新教材...
明窗淨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亮的窗戶,潔淨的小桌子。形容居室明亮潔淨。宋.蘇轍〈寄范文景仁〉詩:「欣然為解東閣,明窗淨几舒華。」《喻世明言.卷二四.楊思溫燕山逢故人》:「但見明窗淨几,鋪陳玩物。」也作「窗明几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