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99.9969 ms
共 11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承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繼續、延續。如:「承繼香火」。《孟子.萬章上》:「啟賢,能敬承繼禹之道。」
2.過繼。《儒林外史》第六回:「我家二相公,明日過來承繼了,是你們的新主人。」《老殘遊記》第一五回:「魏家沒有兒子,只有這個女兒,卻承繼了一個遠房姪兒在家,管理一切事務。」
|
先意承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等父母表明意願,就能事先順應他的心意去做。語出《禮記.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後泛指能揣測他人心意而加以迎合。也作「先意承旨」。
|
承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承擔總攬。如:「承攬工程」。《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便將崔寧到宅里,相見官人,承攬了玉作生活。」
2.承擔總攬其事,以獲取報酬而立的契約。《蕩寇志》第五回:「叫他寫了一紙送行李到沂州府的承攬,央他左右鄰都書名著押。」
|
承前啟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繼前人的遺教,開啟後來的事業。如:「唯有胸懷承前啟後的精神,才能創造新的局面。」也作「承先啟後」。
|
承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繼奉祀祖先的宗廟。唐.韓愈〈順宗實錄三〉:「付爾以承祧之重,勵爾以主鬯之勤。」《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此後成人婚娶,俱係鮑文卿撫養。立嗣承祧,兩無異說。」
|
承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順從父母的意思,使父母歡喜。《儒林外史》第八回:「晚生只願家君歸田里,得以菽水承歡,這是人生至樂之事。」《紅樓夢》第七五回:「賈政見賈母喜悅,只得承歡。」
2.迎合別人,使人歡悅。《楚辭.屈原.九章.哀郢》:「外承歡之汋約兮,諶荏弱而難持。」唐.白居易〈長恨歌〉:「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
承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受辦理。《紅樓夢》第三三回:「大人既奉王命而來,不知有何見諭?望大人宣明,學生好遵諭承辦。」《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原來那洋人是比國人,因中國要開鐵路湊不起錢,與比國人訂了合同,由他承辦的。」
|
承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攬、包辦工程或大宗訂貨等事務。如:「這棟大樓的建造工程已由本公司承包。」
|
應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應允、承諾。《紅樓夢》第六回:「那板兒纔五六歲的孩子,一無所知,聽見帶他進城逛去,便喜的無不應承。」《文明小史》第五九回:「幕府裡得著了這個消息,凡是沖天炮有什麼事,或是應承了余小琴的請託,叫幕府裡擬批擬稿。」
2.照應、照料。明.高明《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老漢既忝在鄰居,秀才但放心前去,不揀有甚欠缺,或是大員外老安人有些疾病,老漢自當早晚應承。」
|
子承父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子繼承父親事業。如:「我國許多傳統技藝,都是子承父業,世代相傳下來的。」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