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45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科玉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科玉律」原作「金科玉條」。揚雄是西漢後期的重要文人,口吃不善言談,以文章名世。揚雄的學術成就,自古以來頗多爭議。張衡稱讚他「妙極道術」,張子侯甚至尊為「西道孔子」;朱熹則認為他「拙底工夫」,只會模仿。其中〈劇秦美新〉一文,更是遭到許多人的大加貶斥,認為揚雄為了自身的利益,阿美化王莽的新政;但也有人認為,揚雄是藉著秦朝滅亡的例子來諷諫王莽。兩面評價,可謂針鋒相對。在〈劇秦美新〉中,揚雄讚美了王莽能夠效法上古堯、舜、商、周的美好制度,訂定了完善嚴密的法令,因此得到上天降下的種種祥瑞,恩澤遍及全民。後來「金科玉律」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可變更的信條。出現「金科玉律」的書證如五代十國前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散播、發揚。如:「宣傳」。《書經.皋陶謨》:「日宣三德。」唐.柳宗元〈斬曲几文〉:「諂宜惕,正直宜宣。」
小心翼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謹慎,不敢疏忽。《詩經.大雅.大明》:「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隋書.卷五七.薛道衡傳》:「左右絕諂之路,縉紳無勢力之門,小心翼翼,敬事於天地,終日乾乾,誡慎於亢極。」也作「翼翼小心」。
手足無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手足靡措注音︰ㄕㄡˇ ㄗㄨˊ ㄇ|ˊ ㄘㄨㄛˋ漢語拼音︰shǒu zú mí cuò釋義︰靡,通「無」。「手足靡措」即「手足無措」。見「手足無措」條。 01.《逸周書.卷九.芮良夫解》:「今爾執政小子惟以貪為事,不懃德以備難。下民胥怨,財力單竭,手足靡措。」 參考詞語︰手足失措注音︰ㄕㄡˇ ㄗㄨˊ ㄕ ㄘㄨㄛˋ漢語拼音︰shǒu zú shī cuò釋義︰猶「手足無措」。見「手足無措」條。 01.唐.韓愈〈為韋相公讓官表〉:「承命震駭,心神靡寧,顧已慚靦,手足失措。」 02.《三國演義.第八五回》:「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迎合、偏袒。如:「阿附」、「阿私」、「諂媚阿」。《孟子.公孫丑上》:「智足以知聖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呂氏春秋.離俗覽.高義》:「阿有罪,廢國法,不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於巧辯奉承的。如:「佞人」、「佞臣」。《史記.卷四.周本紀》:「石父為人佞巧,善好利,王用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災禍。《戰國策.齊策四》:「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沉於諂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紅樓夢》第七二回:「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彎曲不正的。通「紆」。《左傳.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漢書.卷五一.鄒陽傳》:「回面汙行,以事諂之人。」
一曝十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暴十寒」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無或1>乎王之不智2>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3>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4>至矣,吾如有萌5>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注解〕(1) 或:通「惑」,疑惑。(2) 不智:不聰明。(3) 暴:音ㄆㄨˋ,同「曝」,曝晒。(4) 寒之者:比喻阿諂媚之人。(5) 萌:啟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面的、浮淺的。如:「膚淺」、「膚泛」。《南齊書.卷三九.陸澄傳》:「澄聞膚見,貽撓後昆,上掩皇明,下籠朝識,請以見事免澄所居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