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5.57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文不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語,沒注意到灌夫來敬酒,因此沒有理會他。連續受到兩次怠慢的灌夫,加上幾分醉意,頓時怒火中燒,大發雷,向臨汝侯罵道:「我平常就說程不識不值一錢,你還學女人和他咬耳朵講俏俏話!」經過這麼一鬧,原本就與他結怨的丞相更為憤怒,上書彈劾他大不敬,派人逮捕灌夫,並與其家人一起論罪問斬。灌夫的好友魏其侯想要救他,上書武帝替他說好話,卻因此受到牽連,被讒言所害,也遭來殺身之禍。後來「一錢不值」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毫無價值。「一錢不值」較早的書證如《文明小史》第三○回:「但則我們中國已被外洋看到一錢不值,所以他們犯了我們的法不能辦罪,我們百姓要傷了他個貓兒、狗兒,休想活命。」
心平氣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意氣用事、氣急敗壞、大發雷、暴跳如雷、感情用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耳聾、聽不見。宋.范成大〈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驟至奔龍挂可駭〉詩:「盆傾耳雙聵,斗暗目四眩。」
暴跳如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暴躁得像打雷一樣猛烈。形容脾氣暴躁。語本無名氏〈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後用「暴跳如雷」形容人急怒時跳腳吼叫的樣子。 △「大發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災難、災禍。如:「浩劫」、「劫難」、「劫後餘生」。《聊齋志異.卷一.嬌娜》:「今有雷之劫。」
未卜先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賺得,倒要陪工夫吃官司,受他這等連累,我們不如溜了的是。〔同眾散下〕〔正旦唱〕【快活三】我則怕這雷白虎威,因此上要一個做相陪,忽被那鼓聲驚動怎支持,倒惹下你的悽惶淚。〔彭大云〕這都是俺那周公的陰陽有准,應在小姑娘身上了也。〔正旦唱〕【鮑老兒】買弄殺1>《周易》2>陰陽誰似你,還有個未卜先知意。〔周公云〕若有妨礙,你也該與小姑娘說一聲兒,怎麼眼睜睜的看他死了也?〔正旦唱〕不爭我小桃叮嚀說與臘梅,又則怕泄漏了春消息。〔帶云〕周公也。〔唱〕怎這般哀哀怨怨,煩煩惱惱,哭哭啼啼。 〔注解〕 (1) 殺:音ㄕㄚˋ,同「煞」,甚、極。 (2) 《周易》:《易經》的別名。傳統的說法,由伏羲制卦,文王繫...
養虎遺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宋史.卷四○八.王列傳》:「至如降卒中處,養虎遺患,輕敵開邊,以肉餧虎。」
氣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軍隊的士氣、威勢。《淮南子.兵略》:「兵有三勢,有二權。有氣勢、有地勢、有因勢。將充勇而輕敵,卒果敢而樂戰,三軍之眾,百萬之師,志厲青雲,氣如飄風,聲如雷,誠積踰而威加敵人,此謂氣勢。」《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我軍方來,氣勢方銳,若不乘機進擊,曠日持久,則勝負未可知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拖欠。如:「逋租」、「逋債」。元.周震〈埋怨樹〉詩:「朝旴械繫逮詞訟,夕敝鞭撲逋稅錢。」
震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驚懼怕。《詩經.大雅.常武》:「如雷如,徐方震驚。」《漢書.卷九.元帝紀》:「天惟降災,震驚朕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