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摩擦 (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舞譜動作名詞。摩擦指的是兩個部份在相互接觸時時所產生的抗力,如腳在地板上軸轉這種抗力可稱為摩擦。
Ann Hutchinson《Labanotation: The System of Analyzing and Recording Movement》1977.
拉邦動作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動作分析名詞。這 是一種系統化的動作觀,透過參予性觀察法(實察法),意圖瞭解人類動作的意義與其結構之原理原則,作為分析人類動作質感之工具、並延伸為以動作為主之溝通、創作、教育等領域的研究依據。此一系統架構了一套「客觀」的「語言」,範圍以描述一部份文化所未能制約的動作內容與質地為限;因之,其「語言」本質為描述性質的,而非詮釋性的。拉邦動作分析是一個活的系統,其中心理念堅信:內在意圖與外在表現的關聯性、強調動作為一身心合一的過程。此一理念植基於四大類動作因素:身體(Body)、勁力(Effort)、形(Shape)和空間(Space)。而其探索的方法,則可以由問問題著手:身體作了什麼動作(Bo...
Ed. Groff ""Laban Movement Analysis: Charting the Ineffable Domain""《JOPERD》66  February 1995、Irmgard Bartenieff, Peggy Hackney, Betty True Jones, Judy Van Zile, and Carl Wolz. ""The Potential of Movement Analysis as a Research Tool: A Preliminary Analysis""《Dance Research Journal》16/1, Spring 1984:...
感覺動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感覺動作期1.1 由來1.2 定義1.3 物體永存1.4 參考書目 感覺動作期 由來為皮亞傑的認知發展中最初的一個階段,主要在描述剛出生嬰兒的歷程,大約是一出生到兩歲期間。 定義在感覺運動期,嬰兒賴以吸收外界知識的基礎,主要是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與手的動作。註1此時期的嬰兒具有一些天生的反射動作
知覺動作訓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覺動作訓練」係為智能不足兒童所提供之一種專門化的訓練。早期致力於智能不足兒童教育之先驅者,如法國醫生伊塔德(Jean M.G. Itard),義大利醫生蒙特梭利(M. Montessori),咸認為兒童之動作與感官的發展是認知作用的起源,故特別重視感覺訓練,以逐漸形成知覺的認知過程。近三十年來,亦有學者主張加強知覺動作訓練,以促進正常認知發展。如美國心理學者凱巴特(N.G. Kephart)強調:行為發展始自肌肉活動,高層次的行為植基於低層次的動作,因此較高級的活動是以肌肉的活動為基層結構。他將學習的發展過程分為六個階段:(1)大肌肉動作期;(2)動作知覺期;(3)知覺動作期;(4)知...
技能目標;心理動作目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動作目標(psychomotor objective)又稱為技能目標,是教育目標的分類目標之一。起源於1948年美國心理學協會會議(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onvention),會中決定將教育目標分為認知(cognitive)、情意(affective)和心理動作(psychomotor)等三個領域。心理動作的英文字「psychomotor」是由「psycho」與「motor」組合而成,意指「由心理所控制或導引的動作」,在我國教育文獻中常被譯為「技能」,兩者是同義詞。要言之,心理動作目標是教師意圖透過教學,使學生獲致技能學習的教學目標。 ...
謝淑妃(2008)。Simpson與Harrow心理動作領域分類架構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堅萍(2001)。Simpson、Harrow與Goldberger技能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之比較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675-710。
動作技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作技能(motor skill)動作技能是指學得的一種能力,此種能力由肌肉活動時所顯示的迅速、準確、力量、平衡等特徵所表現。動作技能的學習可以看做事兩件事。動作的學習在先,而且多半不是在刻意教導的情形下自行學來的。技能學習在動作...
心理動作能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動作能力指個體在有意識的狀態下所表現出來的身體動作技能。這種能力的表現有賴各種感官、知覺與動作的適當配合,以對外界的刺激,作出準確的反應。如果個人能在適當的時間、位置,對刺激做出最適當而準確的動作反應者,則表示此人有高度的心理動作能力;反之,則心理動作能力不高。例如使用工具時,能手眼協調,好比優秀的棒球打擊者能在瞬間,將快速移動的球以球棒擊出安打,即為高度心理動作能力的表現。在心理學上,心理動作能力是學習精密技術的基本條件,也是技能學習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動作表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作表徵是布魯納(J.S. Bruner)發展論中發展的第一個時期。此期的兒童常使用身體動作去了解外在世界,以獲取知識。
  布魯納認為動作表徵是幼兒一至二歲間經常使用的認知方式。在嬰兒期最常有的動作是看、眼球轉動、或頭部的移動。這些屬自然的動作,隨後逐漸發展出抓、握、嚼的動作,接著便能與周遭事物產生關聯。
  動作表徵能作為行動的指導,具有目的導向的功能。是根據某種形式或表徵而來,任何簡單的動作,都具有持續性意向(persistent intention)、回饋及結構等三大特徵。經此歷程而建立習慣的類型,進而能指引行動。因此不是單獨而片面的動作,也不是刺激與反應間的聯...
動作技能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作是一連串有順序的活動,技能則是以動作為基礎而表現出高度精確熟練的一連串動作。技能學習是多個動作的適當配合,也是知覺與動作的適當配合。知覺歷程參與的成分隨技能的熟練程度而不同;技能越熟練,知覺參與的程度越少。動作技能的學習必須經過下列三個階段:
  1.認知期:學習者透過示範者的講解、示範,或自己按照說明書的指引,對所學技能的性質、特徵、注意事項等加以分析了解。在認知期,學習者經由實際觀察來了解正確的動作及進行的步驟。
  2.定位期:學習者經由練習將各個分立的動作連結成較大的單元,再將較大的單元連結成整體。因此整個技能中的動作經由多次的練習而趨於穩定,而且每個動作又...
動作分析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作分析系統是最近才發展出的整合型運動生物力學分析儀器,其主要的功能在進行攝影測量分析。一般來說,動作分析系統包括攝影機(一或二部)、影片(film)或影帶(VHS)編輯器、電腦與動作分析電腦軟體等四部分,視錄影系統的差異而有些許的不同。
  由於人體快速運動時的特定動作運動時間很短暫,因此必須透過錄或攝影的方式以影片或影帶來儲存影像,儲存下來的影像資料則仍需經過適當的數位化(digitize)過程,以便將眾多的影像資料簡化,取得研究者需要的人體活動過程資料,以便做進一步的運動生物力學分析。動作分析系統的功能,即以整個動作分析過程的電腦化與統整而成,包括錄(攝)影時的場地布置、比...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