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軍隊中的偵人員。《三國演義》第二回:「子回報,具說:『皇甫嵩大獲勝捷,朝廷以董卓屢敗,命嵩代之。』」
2.專門替人聽消息的人。《紅樓夢》第四七回:「又不知是來作耳報神的,也不知是來作子的。鬼鬼祟祟的,倒嚇了我一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於別人上班時所作的訪。通常用於朋友、情侶、夫妻等。如:「今天謝謝你老遠來班。」
2.演藝人員拍片時,接受朋友的訪問。如:「你相信嗎?今天王大牌竟然來班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科舉時代殿試一甲第三名。《紅樓夢》第二回:「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花,今已陞至蘭臺寺大夫。」
2.看花。唐.皮日休〈奉和魯望春雨即事次韻〉:「野客正閒移竹遠,幽人多病花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手試於熱水之中。《列子.湯問》:「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湯。」
2.比喻心存戒懼。《論語.季氏》:「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湯。」
本溯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尋找樹根、水源。比喻求、追溯事物的根本。也作「本窮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尋訪查看。如:「黃山美景目不暇給,如果登臨其境,當用心看。」
網路究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網路究式教學法(WebQuest)教學模式網路究式教學法(WebQuest),是一種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教學模式,於1995年,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Bernie Dodge與Tom March兩位教授首先提出WebQuest的概念,是一套利用網路資源,協助學生自主究以解決問題的學習模式,其目的是為了整學習策略與應用網路資源,規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查礦藏分布情況,測定礦體位置、儲量、岩石性質等工作,稱為「勘」。
口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對方口中透露出來的訊息,揣摩其含義。如:「你就跑一趟,幫我口風,看他對我的態度怎麼樣?」
花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進士及第者初宴於杏園,選年紀最小者為花使,到宋代則稱為「花郎」。宋.魏泰《東軒筆錄》卷六:「進士及第後,例期集一月,……又選最年少者二人為花,使賦詩,世謂之花郎。自唐以來,牓牓有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