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掩埋。唐.李洞〈斃驢〉詩:「蹇驢秋斃瘞荒田,忍把敲吟舊竹鞭。」《聊齋志異.卷九.愛奴》:「夫人未出閣時,便從服役,夭殂瘞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痙攣」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癒。《書經.說命上》:「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而阿針背入一二寸,巨闕胸臟針下五六寸,而病輒皆瘳。」
損失、減少。《國語.晉語二》:「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於己也何瘳?」唐.李觀〈上宰相安邊書〉:「虜滋新謀,土失舊封,伊頃迄今,有加無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嗓啞不能出聲。《玉篇.部》:「瘖,啞不能言。」如:「瘖啞」。《淮南子.泰族》:「既瘖且聾,人道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上指中暑、霍亂、麻疹等疾病。如霍亂稱為「絞腸痧」、「弔腳痧」;麻疹稱為「痧子」。《文明小史》第四回:「他兩個又在路上中了暑,發了痧,不能趕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瘡口或傷口癒合後所留下的痕跡。明.張自烈《正字通.部》:「疤,俗呼瘡痕曰:『疤』。本作瘢。」如:「刀疤」、「瘡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組織或器官因細胞增生所長的贅生物。如:「肉瘤」、「腫瘤」。《晉書.卷五九.列傳.趙王倫》:「倫目上有瘤,時以為妖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癱瘓」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之又音。
病名。是化膿菌侵入毛囊及周圍組織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炎症,病灶是疼痛的半球形紅色結節,好發於頭、面、頸、臀等部位。其後病灶的中央部位化膿壞死,終於潰破或吸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膚上突起的小肉瘤。唐.杜甫〈草堂〉詩:「於時見疣贅,骨髓幸未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