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9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攜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聚會。晉.趙至〈與茂齊書〉:「悠悠三千,路難涉矣。攜手之期,邈無日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高舉。《文選.康.琴賦》:「披重壤以誕載兮,參辰極而高驤。」
內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自覺慚愧不安。如:「由於個人的疏忽,造成公司重大損失,讓他感到很內疚。」三國魏.康〈幽憤詩〉:「懲難思復,心焉內疚。」晉.陶淵明〈榮木〉詩:「我之懷矣,怛焉內疚。」
竹林七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的山濤、阮籍、康、向秀、劉伶、阮咸、王戎等七人,崇尚老莊之學,輕視禮法,規避塵俗,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縱情清談,故稱為「竹林七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起、突出。《集韻.入聲.迄韻》:「崛,崛然獨立貌。」《文選.康.琴賦》:「邈隆崇以極壯,崛巍巍而特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膏脂狀的物質。《晉書.卷四九.康傳》:「烈嘗得石髓如飴,即自服半。」唐.李賀〈昌谷〉詩:「小柏儼重扇,肥松突丹髓。」
神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精神。如:「他在選舉失敗後,神氣盡失。」《文選.康.琴賦.序》:「可以導養神氣,宣和情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量詞。以盃的容量作為計算的單位。三國魏.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濁酒一盃,彈琴一曲,志願畢矣!」
爽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朗通達的樣子。《抱朴子.外篇.勖學》:「天然爽朗而不可謂之君子者,不識大倫之臧否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吃。《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初,援在交阯,常餌薏苡實,用能輕身省慾,以勝瘴氣。」《文選.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餌朮黃精,令人久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