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銀斧腹齒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asteropelecus sternicia (Linnaeus, 1758)
體型似斧;口朝上;具脂鰭,體色鮮白;體中央有一明顯黑色縱帶;腹緣為深色;體長可達6公分。
祕魯境內的亞瑪遜河、圭亞那、委內瑞拉。
以水生小昆蟲為生,喜愛pH值為6.4,水溫24~26℃的水質。體型小,常是大魚的餌料對象。
供觀賞及大型魚類的餌料。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脂鯉目(Order Characiformes)
骨鰾首目(Superorder Ostariophysi)
耳鰾系(Series Otophysi)
斧腹齒鯉科(Family Gasteropelecidae)
|
魯般手裡調大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自不量力。魯般,是春秋時的巧匠,因技藝精湛,而被尊奉為土木工匠的祖師;調,通「掉」,晃動、耍弄。「魯般手裡調大斧」指在魯般手中耍弄大斧,比喻人不自量力,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水滸傳》第二一回:「你這精賊也瞞老娘!正是魯般手裡調大斧。」也作「魯般門前掉大斧」、「魯班門前掉大斧」。
|
小斧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畫皴法之一,鉤勒山石紋理,嶄刻如斧劈一般,其較細碎者稱為「小斧劈」。宋朝劉松年、明朝唐寅等人,皆擅長此種畫法。
|
斧手異額瓷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九州斧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角形,殼薄,淺褐色到黃褐色,扁平,後背緣短,後緣為截斷面。殼表平滑,細紋,在後背部後側具放射紋。殼內平滑,為白色至紫色,陶質,腹緣具刻紋。
|
斧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克里特島著名的雙斧為克里特文明宗教(西元前2000年至西元前1400年)之神聖象徵。在諾索斯(Knossos)「雙斧大廳」(Great Hall of the Double Axes)及克里特島的其他中心,以極其簡單的形式舉行許多禮儀。在1936年的倫敦展示會,展示為數豐富的克里特文明遺跡物:「藍裝仕女」(The Ladies in Blue)及「神聖叢林與舞蹈」(The Sacred Grove and Dance)的縮小壁畫,有「一座神廟和觀眾群集的大觀眾席;在座的仕女們身穿時髦的服飾,有非常特別的摩登風味」。亦有克里特文明聖母女神(The Minoan Mother Goddess),...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豆斧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呈刀斧狀,雙殼對等,稍微鼓起,殼上有細的輪紋凸,殼小型1-2公分。殼色白其上色紋多變
|
巨銀斧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巨大的種類,通常超過110mm SL。D 8-9﹔P 8-9﹔V 5-6﹔A 12-13﹔GR17-19﹔脊椎骨38-39。胸上發光器,臀前發光器,臀部發光器幾乎成一直線。尾下發光器發光器間距離大。頜大,齒小彎曲。前頜骨有成對大的犬齒。鰓耙發達。背刀上的背棘高,高於背刀長的1/3;背緣會向背刀的第三背棘及第四背棘間突起。口鼻部有角度。後顳骨棘突起。腹部發光器的鱗片平滑,所延伸的腹稜脊深。
|
斧頭櫼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嵌進斧頭鐵框內的鐵楔子,將鐵塊與木柄套緊,使得斧頭牢靠不脫落。
|
斧鑕粗面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橫臥的錐形,前端大於後端,膨脹,腹、背側近於對稱。前緣爲 新月牙形,有平行的緣稜及內緣寬而深的溝。前緣尖出,寬廣,緣稜生有顆粒。殼表覆有膿,膿分布緻密。二條平行排列的顆粒,橫列於殼體赤道線的上下。殼體低矮長伸,錐形,前端大於後端,中等程度以上的膨脹。背緣近於平直,腹緣爲腳掌形。前緣有一寬廣的緣面及緣稜,緣稜外部有一排橢圓坑,內緣有深溝。後緣爲三角突出,有一寬廣的內緣面,緣稜邊排列一行小顆粒。殼表覆有分布緻密的膿疱,膿疱做圓頹狀。二行由顆粒排成的橫肋,平行排列於殼體赤道線的上下兩側。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