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2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現課程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現課程理論(postmodernism curriculum theory),深受後現主義(postmodernism)所影響。後現主義,乃對現社會中的現性(modernity)之一種反動。而潛隱在現性之中的一種設想為:透過理性及科學方法的運用,人們可得到客觀、永恆與具普遍性之真理。因此,現性之特質含科技理性、線性進程、去脈絡化、單一化與追求真理等要項。然而,後現主義論者認為個體之理性乃每一具獨特性之社會、歷史與文化傳統之負載,即個體之理性運作並無法得到具普遍性之真理。況且,人們也無從得知究竟何為真理。同時,它還強調每一社會情境之特質往往複雜多變,所謂合理性的知識僅適用特...
單文經(2002)。現與後現課程論爭之平議。師大學報:教育類,47(2),123-14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莎多娜.鄧肯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所倡導的一種舞蹈。強調自然、自由、美的表現。也稱為「近舞」、「新舞蹈」。
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二十世紀的藝術潮流。起因於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後的物質主義與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撞擊,使得人類內心產生精神上的空洞、虛無。表現在文學作品上,強調個人的孤立性、經驗的破碎性。在語言技巧上,現主義有別於過去者,在於不斷創新語言,不避土語方言,融入嚴肅的作品中。同時,由於佛洛依德學說的興起,現主義強調意識流及象徵作用。
性增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替性增強的概念係班杜拉(A. Bandura)在其「社會學習論假設」中所提出。班氏主張:替學習是靠辨別增強而形成的,觀察者(即模倣者)表現出來的行為和示範者一致時,觀察者會受到鼓勵;兩者如果不一致,則觀察者會受到懲罰或得不到鼓勵。換言之,示範者之得到增強,對觀察者具有替性增強的作用。
  依照社會學習論,替學習不一定要有行為表現,也不一定需要外在的增強,替性增強本身具有增強的功能。增強在替學習的影響力主要是事前的,而不是事後的。也就是在替學習歷程中,使替學習中注意和保留等的作用,是觀察者對增強的預期,而非出現某個行為後實際得到的外在增強。如果預期能獲得鼓勵,則觀察...
有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2.1 原文2.2 翻譯3 相關詞3.1 相似語4 例句 釋義本指瓜熟時赴戍,來年瓜熟時再派人接替。後比喻工作期滿,換人接替。 出處左傳˙莊公八年 原文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曰:及瓜而。 翻譯齊侯派遣連稱、管至父戍守邊關,這兩人不想去又不能不去,就問齊侯:「我們何時能回來?」齊侯正在吃瓜,隨口說:「就明年瓜熟時候吧!」(一年之後,齊侯忘記了約定,連稱、管至父送回一瓜,說:「瓜已經熟了,您是否應該派人接替我們了?」齊侯賴皮:「再守一年吧!」兩人暴怒,結下心結,後來有機會就帶兵回來,把齊侯殺...
為說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項斯未出名前,楊敬之愛其詩,曾贈詩云:「幾度見詩詩盡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後項斯詩流傳至長安,次年就擢上第。典出《唐詩紀事.卷四九.項斯》。後指替人說好話。如:「他為得到這分工作,不斷找人為說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當、當下所處的時。如:「現化」、「現社會」。
制約增強-幣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論依據為Wolfe的猩猩實驗,其內容為先給猩猩撲克籌碼,以籌碼來換取葡萄,猩猩很快學會要收集能家換葡萄的籌碼。藉籌碼做為強化物,令其學習複雜的位置和色彩辨別等行為。幣是種次級增強物,其價值不在它的本身,而在於能用它來換取葡萄,因而產生了一種「酬」作用。綜觀Wolfe的猩猩實驗其歷程可分下列三階段:1. 約定獲取幣的行為目標實施
交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的生活史中,由孢子體和配子體的交替現象。蕨類生活史的世交替即甚為明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輪流替。清.方苞〈左忠毅公軼事〉:「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