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2.3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跋扈飛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有飛揚跋扈志,顧我能養,豈為汝駕御也!今四方未定,勿遽發哀。厙狄干鮮卑老公,斛律金敕勒老公,並性直,終不負汝。可朱渾道元、劉豐生遠來投我,必無異心。賀拔焉過兒樸實無罪過。潘相樂本作道人,心和厚,汝兄弟當得其力。韓軌少戇,宜寬借之。彭相樂心腹難得,宜防護之。少堪敵侯景者唯有慕容紹宗,我故不貴之,留以與汝,宜深加殊禮,委以經略。」 〔注解〕 (1) 景:侯景(?∼西元552),字萬景。南朝梁朔方人。善騎射。初仕魏,後降於梁武帝,封為河南王。後篡梁自立為漢帝,為王僧辯等討平。 (2) 專制:獨權統治。〔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北史.卷六.齊高祖神武帝本紀》
筆力透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法用筆,要像用尖銳的東西在沙上作畫一樣,有時要隱藏筆鋒,顯現出深沉的感覺;當必須使用筆鋒時,就要勁有力,讓運筆的力量穿透到紙的另一面。如果可以達到同時呈現這兩種筆法的境界,自然可以說是相當的成功了。楷書與草書的運筆,如果能完全和畫沙的道理一樣,就能夠流傳久遠,達到與古人相同的水準。」後來「力透紙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的書法勁有力。亦用來形容文章立意深刻有力。
逸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收入《詩經》中的古詩。清.桂馥《札樸.卷二.溫經.逸詩》:「古者謠諺皆謂之詩,其采於人者,如國風是也。未采者,傳聞里巷,凡周秦諸書引詩不在四家編內者,皆得之傳聞,故曰逸詩。」
夢筆花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夢筆生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筆」在古代是文才的代稱,古人以「夢得筆」視文才高妙的兆頭。如《南史.卷七二.文學列傳.紀少瑜》:「少瑜嘗夢陸倕以一束青鏤管筆授之,云:『我以此筆猶可用,卿自擇其善者。』其文因此進。」敘述紀少瑜年輕時夢見文人陸倕送他一隻筆,自此文筆進步神速。所以夢見筆被人索回,就會喪失文才,如《南史.卷五九.江淹列傳》:「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就是說江淹因夢見筆被大文豪郭璞索回,因而江郎才盡了。而晚唐馮贄的《雲仙雜記》記載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年少時曾做過一個夢,夢到自己...
亡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死者的靈魂。《後漢書.卷六五.段熲傳》:「洗雪百年之逋負,以慰忠將之亡魂。」《文選.潘岳.寡婦賦》:「亡魂逝而永遠兮,時歲忽其盡。」
超邁絕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越眾人,無人可比。南朝齊.謝赫〈毛惠遠〉:「出入窮奇,縱橫逸筆,力韻雅,超邁絕倫。」也作「超然邁倫」。
逸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脫塵俗的氣質。《文選.曹丕.與吳質書》:「公幹有逸氣,但未耳。」
趵突泉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趵突泉位於山東省濟南市郊外,風景殊勝,趙孟頫在濟南任官時,常往遊息,因作詩記其盛,並書之以贈友人。此書點畫沉著、結體寬博、神氣完足,圓秀、雄健兼而有之,以李北海植基,而入右軍之室,是趙書最厚穩健之作。此書現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顏骨柳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顏真卿、柳公權的書法,筆力勁,故有「顏骨柳筋」之稱。《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此書顏骨柳筋,無一筆不合法。不可再易,就請寫完罷了。」也作「顏筋柳骨」。
歐陽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57~641)字信本,唐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代名臣及大書法家,官至太子率更令,封渤海縣男。書法初仿羲之、獻之,並受北朝剛銳險勁的碑刻影響,書體勁刻厲,自成一家,名曰率更體或歐體。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為「唐初四大書家」。其子歐陽通亦善書,世稱大歐、小歐。代表碑帖有〈化度寺碑〉、〈九成宮醴泉銘〉、〈溫彥博碑〉、〈皇甫誕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