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9.90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添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所用的鮮桃或麵製桃形食品。《歧路燈》第七八回:「第十對桌子,是桃蒸食八顆。」《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這日廳上也挂了些聯,大家也送了些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賀生日。《官話指南.卷一.應對須知》:「今兒個是令尊大人的千秋,我特意來拜,預備一點兒薄禮請您賞收。」《紅樓夢》第六二回:「襲人笑道:『這是他來給你拜。今兒也是他的生日,你也該給他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齡的樹木。《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菜之美者,崑崙之蘋,木之華。」唐.元結〈退谷銘.序〉:「滿谷生木,又多藤縈之。」
2.棺木。《紅樓夢》第六三回:「木已係早年備下,寄在此廟的,甚是便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八十八歲。因「米」字形拆開來像「八十八」,故俗稱八十八歲為「米」。如:「下星期是老師的米生日,大家決定今天提前替他老人家祝賀。」
顏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宿命思想,人的命長短,上天早已注定,非人力所能更改,而稱人命中注定的歲數為「數」。《水滸傳》第一一三回:「今番折了兄弟們,此是各人數。」《儒林外史》第一五回:「挨過兩日多,那憨仙數已盡,斷氣身亡。」也稱為「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已故父母逢整數生辰,如五十、六十等追行禮,稱為「陰」。也稱為「陰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棺材。宋.王鞏《隨手雜錄》:「先是十年前,有富人治材。」《醒世恆言.卷一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絛》:「到後園一株大柏樹傍邊,用鐵鍬掘了個大穴,傾入石灰,然後抬出老尼姑的材,放在穴內。」
平均預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均預期命亦稱平均餘命,是表示每一個活到X歲的人,平均可預期再活存的年數。平均命可用生命表計算而得。最後之計算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ex=Tx/lx
  式中°ex為平均命。Tx是滿x歲以後一直到無人生存時之總存活年數,lx是指存活到x歲之人數。
  通常所說的平均餘命是指°e。,即出生時(或零歲)之預期命。預期命會隨衛生狀況之改善而延長。以台灣為例,民國五十年時,男女之平均預期命分別為62.6歲及67.0歲。到了民國八十三年已增加為71.8歲及77.7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