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神經傳物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經訊號由一神經元傳至另一神經元係經由神經元間交接處,名為突觸(synapse)。中樞神經系統內的突觸幾乎都是化學性突觸,突觸前的神經元能分泌一種化學物質,稱為神經傳物質,而突觸後神經元的細胞膜上則具有該種神經傳物質的接受體蛋白質。當神經傳物質與接受體結合時,就會使突觸後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作用,或以其他的方式改變其敏感度。目前所發現的神經傳物質已有三十多種,大致可分為乙醯膽鹼、胺類、氨基酸及多T類,一般認為每一個神經元只分泌一種傳物質。化學性突觸具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性質,即它只能單向傳,也就是將神經衝動由分泌神經傳物質的突觸前神經元,傳至接受傳遞物質作用的突觸後神經元。
魅力型領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魅力」(charisma)一詞係希臘字;指天賦具有神召影響能力,如有表現奇蹟或預知未來的能力。「魅力型領」則是指領者的權力,來自本身特殊人格對成員的吸引力。屬於這類型的領者,不是人品超群就是能力優越,故其一言一行均有無限的魅力,無形中吸引別人來追隨他。國父孫中山先生、耶穌、甘地、拿破崙等,即屬此類型的領者。
  「魅力型領」首由德國社會學者韋伯(Max Weber)所提出。韋伯指出「魅力型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並不是來自於職位或傳統的權威,而是來自成員認為領者擁有異常的品質,而心悅誠服地接受其影響。在韋伯之後,研究魅力型領此一主題,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覽。有人工引領或利用電腦、影片的電子覽。
工作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作計畫(Guidance services program)目錄1 結構2 基本模式2.1 初級預防2.2 次級預防2.3 診斷與治療3 輔之原則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結構輔工作計畫的結構主要是由Morrill提出,他指出應由三個向度去考量問題,分別為:對象(個人、初級團體、相關團體、機構或社區)目標(治療、預防、發展)方法(直接服務、諮詢與訓練、傳播)由上述三個...
偏角法線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一測線之延長線與後一測線所成之夾角稱為偏角。偏角之值最大不超過180°,其在延長線之右者稱為右偏角,以〝+〞或R示之;其在延長線之左者,稱為左偏角,以〝-〞或L示之,如圖所示。通常偏角法施測之步驟如下:(一)如圖所示,整置經緯儀於B,度盤歸零。(二)倒鏡後以下盤動作後視A點原方向。(三)恢復正鏡,動上盤前視C點,記錄角值,並註明為左偏或右偏。為求消除照準軸不垂直於水平軸所產生之累積誤差,可於第一測站以倒鏡後視原方向,而於次一測站以正鏡後視原方向,如此倒正相間,藉以消除誤差。
同儕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儕輔(Peer counseling)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學者專家( Pajak,1993; Showers, 1985; Zumwaldt,1986 )的看法,「同儕輔」是一種教師同儕工作在一起,形成夥伴關係,透過共同閱讀與討論、示範教學,特別是有系統的教室觀察與回饋等方式,來彼此學習新的教學模式或者改進既有教學策略,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達成教學目標的歷程。 內容說明在同儕輔
科技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技領(technology leadership)領者能夠善用領技巧,使所屬成員能夠運用科技,致力於組織目標的達成。在二十一世紀這個資訊科技的社會,任何一個組織要能提升其競爭力,必須充分掌握資訊科技的優勢,以提升組織效能。學校是社會的一環,自然不能忽略資訊科技的優勢,以提升組織效能。學校是社會的一環,自然不能忽略資訊科技對於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所以,學校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要策動、引。如:「本單位主的這件企劃案進行得非常順利。」《清史稿.卷五○五.藝術列傳四.曹竹齋列傳》:「以其掌根與後手虎口反正擰絞,而虛指使主。兩足亦左虛右實,進退相任以趨勢。」
教育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領(Educational Leadership)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現代管理學發軔於20世紀之初,歷來學者對於「領」一詞之定義雖是汗牛充棟,但卻呈現眾說紛紜的現象。由於學派與走向不同,各家定義領的重點即有所差異。例如Stogdill(1948)即將領定義為是...
自我學習;自我向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學習(self-learning)和自我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以下簡稱自學習)都是指學習者主動執行的個別學習,兩者的略微差異在於前者比較偏向日常用語,後者則是源自學術領域的用語。另外,在英文用字方面,源自希臘字的「autodidaxy」和「autodidacticism」,也是自我學習或自我教育之意。  自學習的哲學概念源自於美國心理學家Abraham Maslow的「自我實現」需求層次說,以及Carl Rogers的人本學習論──主張個體具有主動及持續自我發展的傾向。具體理論建構則在Cyril O. Houle於1961年出版《探索的心靈》(Th...
Knowles, M. S. (1975). Self-directed learning: A guide for learners and teachers.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Cambridge.
郭麗玲(2002)。成功自我向學習與五行。台北市:秀威資訊。
鄧運林(2000)。開放學習與自我向學習。隔空教育論叢,12,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