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棒污燈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22-23mm;觸角黑色,於雄蟲呈細櫛齒狀,雌蟲者絲狀;頭部、胸部與前翅底色粉藕色;前翅稍狹長,頂角稍鈍,外緣近平直,前緣於1/3與2/3處各具有黑縱斑,臀緣中段具有兩處黑斑,兩斑之間視個體差異有不同程度的相連,由頂角向翅身中央方向延伸6~8個斜向排列之小黑點斑;後翅粉白色,端室斑呈黑色圓斑,亞外緣段散布約3~4個小黑斑;腹部主色紅色,各節背方於前緣具有橫向黑帶紋,腹部端部米白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繫在驢馬等尾下的橫木,兩端以繩與鞍相連,防止鞍子往前滑動。
充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硬充英雄好漢。如:「明明自己是個文弱書生,卻硬充光,如今被揍的躺在床板上好幾天,也起不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法國利茅辛(Limousine)一支古老的牧羊人舞蹈,由二位男子表演(或兩人為一組,有好幾組)。舞者手握一根趕家畜的刺棒,或二米長的掃帚柄,柄中間結一束緞帶;音樂為2/4拍,整支舞從頭到尾都用波爾卡(Polka)舞步。舞者進入成對跳舞時,各握住牧的一端,抵達位置後,彼此面對面,將牧舉高過頭頂。舞分四段:一、每位舞者在高舉的牧下順時鐘方向原地軸轉。二、將牧放低,每逢數第一拍,每位舞者右腳伸過子,變成牧在左手,再以左腳反覆相同動作;這兩個動作要反覆四遍。三、將牧再舉高,舞者順時鐘方向繞半圈。四、同第二段。這四段可反覆許多遍。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原為孟加拉之森達部落(Santal Tribes)的一種劍與盾之舞蹈。常在戰鬥出征之前夕,或勝利歸來之際表演。其後則以易劍。通常在夜間火把照明之下演出。舞者在圓圈中,揮動與盾而舞。在圓圈中心為鼓手。每一舞者身纏腰布,帶腳環與項鍊。在舞蹈中,觀眾則在圈外提米酒,以葉子捲成之管子,將米酒灌入舞者飢渴之喉中。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壞人。如:「他整日遊手好閒,魚肉鄉民,分明是一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名。一種前端成叉形的木製子。《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到天明時候,有幾個獵戶,手裡拿著鳥鎗叉來。」
兒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茶樹的葉柄或嫩莖製作而成的低級茶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筆直不彎曲的子。比喻正直的人。如:「這人是個直兒,他是不會接受賄賂的。」
劍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義大利伊斯嘉(Ischia)島之一種舞蹈。舞者十六人至二十人不等,全部為男子但其中一半稱之為「女人」。領導者稱為「伍長」(Corporal)。舞者分成兩個圈子,分向相反方向旋轉,每人左手持一木劍,右手持一短。然後一躍之間,兩圈之舞者互相跳至對方之圈中,並以手中劍相擊,節奏極為整齊。然後雙方再互相跳回自己之圈子,再擊手中之劍。舞時以笛與鼓及舞者之低唱作為伴奏。舞者穿長及膝蓋之短褲及長襪,足著繩索作底之涼鞋,綴假寶石飾物,身披肩帶。「女子」隊戴藍色假寶石,披紅帶。男子隊戴紅色假寶石,披藍帶。以前此舞定於星期一復活節表演,現在則無定期。演出時尚保留一項儀式,即舞者將領導者高舉於劍陣之上,...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