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指囪直接連續排放出來呈羽毛狀之氣外流形成,是燃煤或重油工廠主要污染形式。可分為扇型、燻型、線圈型、圓錐型、屋頂型等五種形狀,柱的形狀不同表示與大氣氣流,其擴散作用與溫度垂直波降有關,會影響空氣污染物之擴散情況。
  由一個不斷發的噴口或囱所放出來的柱或塊,稱為羽。由核能設施釋放出來的放射性流放物,除了看不見之外,和其它正常的沒有什麼不同。不同溫度分布狀態下,羽的各種形態,區分如下:
  1.扇形(fanning) 。若大氣處於逆增狀態,流放物的溫度又稍高,則它會上升至穩定的高度,然後停留不動。若有些微風,則從囱口開始,會在同一高度產生一條薄的跡。假如風的水平分量變動不已,羽會在水平面上展開,好像扇子一樣,這也是名稱的由來。風的水平分量如果只有輕微的變動,會形成一條蜿蜒長帶狀的痕跡。
  扇形羽對流放物的散布未必是不利的情況,至少這種羽不會降到地面來。但假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指吸食鴉片的癮頭,今泛稱抽香菸成癖的癮頭。如:「他無精打采,八成是癮犯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林間因溼熱蒸鬱而成的毒氣。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賽盧醫不合賴錢勒死平民,又不合修合毒藥致傷人命,發瘴地面,永遠充軍。」
2.古代將重犯發配邊地充軍的刑罰。《清史稿.卷一四三.刑法志二》:「明之充軍,義主實邊,……邊遠、極邊、瘴為五軍。」
脫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燃料燃燒或工業生產過程所產生廢氣中之二氧化硫(SO2)去除的過程,排脫硫的技術比起其他空氣污染防制技術而言,屬於開發較早的技術,而且也有比較多的成果,一些大型的SO2排放源皆應加裝FGD設備。較廣泛使用的脫硫技術若按照處理過程分類,可概分為乾式與濕式處理技術兩類;若按照處理的原理分類,可概略分為SO2吸收法,SO2氧化冷凝法及SO2還原法;不過目前為止,最常用的方法還是SO2吸收法,也就是利用石灰或石灰石的濕式吸收法。
霞痼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熱愛山水成癖。《舊唐書.卷一九二.隱逸傳.田遊巖傳》:「遊巖山衣田冠出拜,帝令左右扶止之,謂曰:『先生養道山中,比得佳否?』遊巖曰:『臣泉石膏肓,霞痼疾,既逢聖代,幸得逍遙。』」
霏霧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霧迷漫集結的樣子。亦可形容眾多的樣子。南朝宋.鮑照〈河清頌〉:「霏霧集,不可勝紀。」也作「霏露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蒸氣狀態冷凝形成懸浮在大氣中的微細固體氣膠顆粒。此類氣膠的產生多來自於工業製程或燃燒過程中,由於熔化的物質蒸發後冷凝所形成。在環境工程領域中,通常指金屬氧化物在燃燒過程中蒸發所形成的氣膠,粒徑多小於1μm。
台灣長尾鼩(台灣尖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oriculus fumidus (Thomas, 1913)
尾長較頭軀幹長為短,尾上部為深褐色,下面顏色較淡,無剛毛,耳殼不明顯;頭軀幹長5.3~9.6公分,尾長3.8~12公分,體重4~7公克;體背深灰黑色,腹部顏色較淺,近灰白色,齒式3/1, 1/1, 2/1, 3/3。
台灣特有種。
分布於台灣1,000公尺以上闊針葉、針葉林與高山寒原,棲地為林下植物繁茂而較陰濕處,或倒塌腐木樹幹下及高山溪澗旁岩石縫裡。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食蟲目(Order Insectivora)
尖鼠科(Family Soricidae)
消霧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霧消失四散。比喻事件影響消散無形或誤會冰釋。如:「雙方經過溝通,彼此間的敵意已經消霧散。」也作「消雲散」、「雲消霧散」。
熏火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火的燻烤。形容非常炙熱乾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