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口是心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張君房《雲笈七.卷六三.金丹訣》:「若內行不真,心生猶豫,口是心非,終無得理。」
瓜熟蒂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時機成熟,自然成功。宋.張君房《雲笈七.卷五六.元氣論》:「氣足形圓,百神俱備,如二儀分三才,體地法天,負陰抱陽,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時。」《隋唐演義》第一一回:「況吉人天相,自然瓜熟蒂落,何須過慮?」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子老虎,或是推銷員的售出商品。比較事例:老師發問,學生按次序輪流回答,是固定的「比率分配」。若以抽方式回答,則是變動的「比率分配」,效果較好。固定的「時距分配」如:每週一檢查作業。變動的「時距分配」如:臨時抽查作業。比較事例:段考是固定的「時距分配」;臨時考則是變動的「時距分配」。一般而言,間歇優於連續,變動優於固定。而比率又優於時距,因為比率式按件計酬值得加班,而時距式不必多賣力加班。 消除個體不適當行為的行為改變技術消弱作用(停止增強)消弱作用是使個體反應得不到回饋,而消弱行為。上課時老師發問,某生數次舉手皆得不...
拈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預先做好記號的紙卷或紙團中,隨意拈取一個,來決定事情。《三國演義》第二二回:「岱曰:『我與你拈鬮,拈著的便去。』」《紅樓夢》第三七回:「迎春道:『依我說,也不必隨一人出題限韻,竟是拈鬮公道。』」也稱為「拔虎鬚」、「探鬮」、「抓鬮」、「抽」。
虛張聲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紅樓夢》第四回:「小人已想了一個極好的主意在此:老爺明日坐堂,只管虛張聲勢,動文書,發拿人,原兇是自然拿不來的。」
出口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酒器也。轉注吐酒,終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詞不窮竭,若滑稽之吐酒。』……」另外在宋.張君房《雲笈七.卷一一三下.杜昇》:「可雲出口成章,屬章深遠,多神仙旨趣,人無以綴之。」說杜昇(字可雲)這個人,「出口成章」,寫作文章,含義深遠,富有雅趣,一般人都無法再加以點綴潤飾。
量力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衡量自己的能力做事。宋.張君房《雲笈七.卷一○三.翊聖保德真君傳》:「法物所須,各以差降。士民之類,可量力而為之。」也作「量力而行」。
小巫見大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詩記事.辛.卷三.倪元璐》引陶元藻《越畫見聞》:「吾生平頗愛天池書法,脫盡俗塵;及置倪公行草之旁,便如小巫見大巫,無坐立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牙齒切斷、壓破或夾住東西。如:「把繩子咬斷」、「咬了一口饅頭」、「別咬著牙說話!」
異口同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家都說同樣的話。形容眾口一辭、意見相同。《抱朴子.內篇.道意》:「本無至心,而諫佈者,異口同聲,於是疑惑,竟於莫敢。」《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侯爺見異口同聲,認以為實,連忙起,差原捕楊洪等,押著兩名強盜作眼,同去擒拿張權起贓連解。」也作「異口同辭」、「異口同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