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71.17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製作木器的工匠。《孟子.盡心下》:「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出爾反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注解〕 (1) 曾子︰曾參(西元前505∼前436),字子輿,春秋時魯國武城(約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人。曾點之子,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傳大學為其所述;又作孝經,以其學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後世尊稱為「宗聖」、「曾子」。 (2) 爾:第二人稱代名詞,相當於「汝」、「你」。 (3) 反:同「返」,還報。
千鈞一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鈞一髮」原作「髮引千鈞」。典源本於《列子.仲尼》。中山公子牟,是魏國公室的公子,愛好與賢人交遊,不管國事,他很推崇趙國人公孫龍的學說。樂正子輿知道後,對著公子牟嘲笑公孫龍說:「公孫龍言辭荒誕,善於詭辯,像他說的髮引千鈞、白馬非馬等言論,根本是違背客觀規律的謬論!」公子牟聽了反駁樂正子輿說:「智者的話,本來就不是愚者所能了解的,你說那些言論不合理,其實是因為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拿『髮引千鈞』來說,一根頭髮之所以可以繫著千鈞重物,這是因為頭髮承受力量均衡的原因。』」以一根細髮絲,拉引千鈞之重物,在一般人的看法,本來就是隨時會斷,《列子》此處所說的「髮引千鈞,勢至等」是一種邏輯推論,並不影響「...
美不勝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乾隆初,舉鴻博,授庶吉士,累官禮部侍郎,後因事株連,削職放歸而卒。自幼聰穎,博學識廣,精史學與堪輿之學。 (2) 昆季:兄弟。 (3) 延:邀請。 (4) 翻擷:翻閱摘取。
眾矢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是和東林書院有關的人都被稱為「東林黨」。但也因為名氣太大遭到毀謗,氣焰太盛招致各方的責難,批評的輿論接連而來,加上幾次的政治鬥爭都和東林書院的人有關,使得眾人攻擊的目標,都指向在東林書院講學的顧憲成等人。後來「眾矢之的」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眾人一致攻擊的目標。
明察秋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光敏銳,觀察入微,可看見秋天鳥獸新長的毫毛。《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比喻能洞察一切,看出極細微的地方。《三俠五義》第四二回:「不想相爺神目如電,早已明察秋毫,小人再也不敢隱瞞。」
三顧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元.虞集〈折挂令.鸞輿三顧茅廬〉曲:「鸞輿三顧茅廬,漢祚難扶,日暮桑榆。」
浮光掠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藍鼎元〈方輿小序〉:「代之言者,率又浮光掠影,語焉不詳。求其談之歷歷,如聚米畫沙,可按而行,渺未之見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置於車轅前端的橫木。《論語.衛靈公》:「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七.莊子音義中》:「衡,轅前橫木,縛軛者也。」
曾參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也,請與子盟。」於是與之盟於息壤。 〔注解〕 (1) 曾子:曾參(西元前505∼前436),字子輿,春秋時魯國南武城(今山東省費ㄅ|ˋ縣西南)人。曾點之子,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傳《大學》為其所述,又作《孝經》,以其學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後世尊稱為「宗聖」、「曾子」。 (2) 自若:態度自然如常。若,如。 (3) 有頃:不久、一會兒。 (4) 杼:音ㄓㄨˋ,梭。織布機上用來持理緯線的器物。 (5) 踰牆:跳牆。踰,音ㄩˊ,越過、超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