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99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瞭如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李清《三垣筆記.卷下.弘光》:「有譽不與辨,惟歷陳漕事原委,洞如指掌,國弼一語不能對,赤而已。」
嘴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臉。《儒林外史》第三回:「他只因歡喜狠了,痰湧上來,迷了心竅,如今只消他怕的這個人來打他一個嘴巴。」《紅樓夢》第六七回:「鳳姐聽了,一腔火都發作起來,喝令:『打嘴巴。』」
一目十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猶「一目十行」。見「一目十行」條。 01.《石門文字禪.卷二.贈黃得運神童》:「君初髮齊眉,玉照秋光。誦詩巨萬紙,一目俱五行。」 02.《元史.卷一八二.許有壬列傳》:「有壬幼穎悟,讀書一目五行,嘗閱衡州〈淨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覽輒背誦無遺。」 參考詞語︰目下十行注音︰ㄇㄨˋ ㄒ|ㄚˋ ㄕˊ ㄏㄤˊ漢語拼音︰mù xià shí háng釋義︰猶「一目十行」。見「一目十行」條。 01.《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一個首相姓王名安石,臨川人也。此人目下十行,書窮萬卷。」 參考詞語︰一目數行注音︰| ㄇㄨˋ ㄕㄨˋ ㄏㄤˊ漢語拼音︰yī mù shù háng釋義︰猶「一目十行」。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兩上的鬍鬚。《玉篇.髟部》:「髯,須。」唐.杜光庭《虯髯客傳》:「忽有一人,中形,赤髯如虯,乘蹇驢而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美好的。《淮南子.脩務》:「曼皓齒,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澤而性可說者,西施、陽文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口的樣子。《里語徵實.卷上.一字徵實引王惲.食鱸魚詩》:「口哆重出,鱗纖雪爭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嘴脣接觸。如:「吻別」、「吻臉」。
妙語解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頤,面。解頤,開顏而笑。語本《漢書.卷八一.匡衡傳》:「匡衡字稚圭,東海承人也。……諸儒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形容說話風趣,使人發笑。
半推半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依順,順從的意思。「半推半就」一詞出自元朝王實甫的《西廂記》,後來多見於明清小說之中,如《二刻拍案驚奇》、《鏡花緣》。故事裡,透過紅娘的居中幫忙,崔鶯鶯和張君瑞得以在夜裡無人時私會西廂房。兩人在房中互訴衷情時,崔鶯鶯在半推半就之下,讓張君瑞吻了她的腮。這裡的「半推半就」是用來形容崔鶯鶯當時的心情,意指她心中早已同意,但表面上卻不答應,表現出推辭、害羞的情態。後來「半推半就」被用來形容假意推辭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面色改變。《管子.弟子職》:「危坐鄉師,顏色毋怍。」《宋書.卷六九.范曄傳》:「仍以手擊曄頸及,曄顏色不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