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4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風和霜。唐.杜審言〈贈蘇味道〉詩:「雨雪關山暗,風霜草木稀。」
2.比喻艱辛,多指行旅而言。《紅樓夢》第六四回:「果然年邁的人,禁不住風霜傷感,至夜間便覺頭悶心酸,鼻塞聲重。」
3.比喻峻厲。《南齊書.卷二八.崔祖思傳》:「以教化比雨露,名法方風霜。」
4.所經歷的歲時。比喻人閱歷世故多。如:「飽閱風霜」。
|
風平浪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風無浪。比喻平靜或情勢穩定。《醒世恆言.卷四○.馬當神風送滕王閣》:「須臾,霧散雲收,風平浪靜,滿船之人俱各無事,唯有王勃乃作神仙去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七回:「我又帶上房門,到艙面上去看看,只見天水相連,茫茫無際;喜得風平浪靜,船也甚穩。」也作「平風靜浪」、「風靜浪平」。
|
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螺旋狀的風。某處氣壓驟低時,四面空氣,向該處急吹而形成。
2.形容動作迅速。清.洪昇《長生殿》第一七齣:「馬蹄兒潑剌剌旋風赸,弓來緊彎,弦來急攀。」
3.來勢凶猛或引起震撼的事。如:「前些時候,服裝界颳起一陣復古的旋風。」
|
仙風道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神仙與修道者的風骨。多用以比喻人氣質超塵絕俗。《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解元仙風道骨,可以做得這件事。」《通俗常言疏證.仙佛.仙風道骨》引《宋名臣傳》:「錢若水過華山,見陳摶,大加賞識,以為有仙風道骨。」
2.形容人極瘦。如:「你瞧他葷腥不沾,酸甜不愛,骨瘦如柴,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
風光明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景色鮮明悅目。如:「如此風光明媚的好日子,何不趁興郊遊去。」
|
東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風。《禮記.月令》:「東風解,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鴈來。」
|
月暈而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暈出現,則知將起風。比喻事情發生前,必有徵兆。宋.蘇洵〈辨姦論〉:「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
風雅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雅頌指〔詩經〕的體裁分類,風係由各地方采集而來,分十五國編纂,包括採自周公、召公采邑的周南、召南;另有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十三國的民間歌謠,共計一百六十篇,大致以周代王化所及的黃河流域為中心,而長江流域的吳、楚二國則無風。采詩之制度據〔漢書.藝文志〕云:「孟春之月,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可知國風本係徒歌,後以合樂。采詩的目的係提供周天子作為施政參考,故〔詩經.毛序〕云:「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唯至東周後王室漸衰,采詩之制遂廢,如〔孟子.離婁下〕說:「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
|
風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風采儀態。《晉書.卷三七.宗室傳.安平獻王孚等傳.史臣曰》:「安平風度宏邈,器宇高雅。」《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老先生功在社稷,今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功,真古名將風度。」
2.度量、氣度。如:「雖然輸了這場選舉,他依然很有風度的向對方道賀。」
|
風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堅強不屈的性格。《晉書.卷一三○.赫連勃勃載記》:「其器識高爽,風骨魁奇。」唐.高適〈答侯少府〉詩:「性靈出萬象,風骨超常倫。」
2.風格與精神。《魏書.卷八二.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