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913 ms
共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行婚禮所用的酒杯。《禮記.昏義》:「合巹而酳。」唐.孔穎達.正義:「巹謂半瓢,以一瓢分為兩瓢,謂之巹,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酳。」
|
合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婚禮中,新郎新娘兩人交杯共飲。語出《禮記.昏義》:「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後世遂以合巹稱「結婚之禮」。《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合巹之夕,凡屬兩姓親朋,無有不來的。」也稱為「喝交杯」。
|
巹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婚的喜筵。也稱為「巹席」。
|
巹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婚的喜筵。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一.中宗》:「或戚里宸筵,王門巹席,無不畢從。」也稱為「巹筵」。
|
赤繩繫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月下老人以紅繩繫男女之足,使成婚配。見唐.李復言《續幽怪錄.卷四.定婚店》。故後世用以比喻男女間的姻緣天定。明.汪錂《春蕪記》第二七齣:「赤繩繫足,朱樓合巹,不須白雪窺臣。」《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若論到夫婦,雖說是紅線纏腰,赤繩繫足,到底是剜肉粘膚,可離可合。」也稱為「紅繩繫足」、「赤繩綰足」。
|
小日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女子經期。舊時用於婚前詢問女方,以便擇定合巹日期。
|
納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婚嫁六禮中的納徵。參見「納徵」條。《公羊傳.隱公二年》:「宋公使公孫壽來納幣,則其稱主人何辭窮也。」《幼學瓊林.卷二.婚姻類》:「下采即是納幣,合巹係是交杯。」
|
親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戚朋友。《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合巹之夕,凡屬兩姓親朋,無有不來的。」《紅樓夢》第一三回:「少時,三人下轎,賈政等忙接上大廳。如此親朋你來我去,也不能勝數。」也作「親友」。
|
喝交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婚禮中,新郎、新娘兩人交杯共酌。參見「合巹」條。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