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6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恐懼、害怕。如:「驚」、「目驚心」。《文選.陸機.文賦》:「雖杼軸於予懷,佗人之我先。」
2.悽愴、悲傷。《禮記.祭統》:「心而奉之以禮。」漢.鄭玄.注:「,感念親之貌也。」
目驚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見可怕的情景,使內心驚恐不已。引申為感到事態、問題極其嚴重。如:「晚報登了這樁車禍的彩色照片,血肉橫飛,讓人看得目驚心。」「近來國內校園意外和危機事件頻傳,諸如學生霸凌、營養午餐中毒、師生衝突、外力入侵等等,令人目驚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恐。《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惕惻隱之心。」《楚辭.宋玉.九辯》:「蟋蟀鳴此西堂,心惕而震盪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懼的樣子。《莊子.養生主》:「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漢.劉向《說苑.卷一二.奉使》:「文侯然為之變容,問曰:『子之君無恙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畏縮。如:「這種鬼地方不由得使人發。」
動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受很深,震撼很大。也作「動心駭目」。
魄動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神恐懼震動。《老殘遊記》第九回:「這月不就是剛纔踏的那月嗎?為何來的時候那樣陰森慘淡,令人魄動心?」
忐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畏畏縮縮的樣子。如:「這時候你當挺身而出,為何還忐忐,一副怕事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利所誘惑、威迫。《文選.賈誼.鵩鳥賦》:「迫之徒兮,或趨西東:大人不曲兮,意變齊同。」《文選.左思.魏都賦》:「僕黨清狂,迫閩濮。」
淋漓盡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強望泰《強萼圃太守上當事三書.上駱籲門督部書》:「舊痾未已,新恙復增,怔忡則惕難安,脾泄則淋漓盡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