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庖丁解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3.故事庖丁為文惠君殺牛,不論是用什麼方法,都立刻使皮骨分離,並且發出的聲音有如「桑林」與「經首」美妙的音樂,文惠君就問他說:「你真是太厲害了,你的刀法怎麼會如此高明呢?」庖丁說:「我所喜歡的是事物的道理,遠遠超過技巧這階段上,開始學殺牛時,不懂得牛的結構,一整頭牛往往不知...
躊躇滿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閒,恢恢乎7>其於遊刃必有餘地8>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9>,吾見其難為,然10>為戒,視為止11>,行為遲12>。動刀甚微,謋然13>已解,如土委地14>。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15>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注解〕 (1) 良庖:手藝高明的廚師。庖,音ㄆㄠˊ,廚師。 (2) 割:用刀切開。 (3) 族庖:一般的廚師。 (4) 折:砍斷。指用刀砍斷骨頭。 (5) 硎:音ㄒ|ㄥˊ,磨刀石。 (6) 閒:同「間」,空隙。 (7) 恢恢乎:寬闊的樣子。 (8) 遊刃必有餘地:比喻做事能勝任愉快,從容而不費力...
心曠神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情開朗,精神愉悅。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老殘遊記》第九回:「為何來的時候便那樣陰森慘淡,令人魄動心?此刻山月依然,何以令人心曠神怡呢?」也作「心曠神恬」、「心曠神愉」、「心怡神曠」、「心怡神悅」、「神怡心曠」。
有恃無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魏了翁〈陛辭奏定國論別人才回天怒圖民怨〉:「持之以堅,斷之以果,毋為人言所,嗜欲所移,則臣秉鉞於外,庶乎有恃無恐。」
游刃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厚入有閒,恢恢乎3>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4>。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注解〕 (1) 節:骨節。 (2) 閒:音ㄐ|ㄢˋ,空隙。同「間」。 (3) 恢恢乎:寬闊的樣子。 (4) 硎:磨刀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突然。《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惕惻隱之心。」唐.白居易〈琵琶行〉:「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2>而搏3>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莊周然曰:「噫!物固相累,二類相召也!」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 (2) 執翳:據木葉自蔽,即躲在暗處。翳,音|ˋ,遮蔽物。 (3) 搏:攫取。〔參考資料〕 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
赤子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唐.柳宗元〈亡姊前京兆府參軍裴君夫人墓誌〉:「每惕之感至焉,則又移其孝於裴氏之門,而以睦於冢婦介婦,必敬必親,下以不失其赤子之心,姻族歸厚,率由是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夢。《集韻.去聲.葉韻》:「魘,眠不祥也。」唐.韓愈〈陪杜侍御遊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侍〉詩:「猶疑在波濤,惕夢成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驚懼。《文選.張衡.西京賦》:「將乍往而未半,悼慄而慫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