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543.6859 ms
共 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捏聚搓揉成團。如:「摶弄」、「摶土」、「摶麵」。《文選.枚乘.七發》:「楚苗之食,安胡之變飰,摶之不解,一啜而散。」
2.憑藉。《莊子.逍遙遊》:「摶扶搖而上九萬里。」明.張四維《雙烈記》第三○齣:「夾攻裡外施英勇,看他鵬翮怎摶風,管教墮吾計中。」
3.集聚、結合。《管子.內業》:「摶氣如神,萬物被存。」《商君書.農戰》:「摶民力以待外事,然後患可以去而王可致也。」
|
陳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989)字圖南,自號扶搖子,宋真源人(今河南省鹿邑縣東)。五代時隱居華山,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著有《指元篇》。
|
鵬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鵬展翅奮力高飛。語本《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後比喻人奮發圖強。唐.李白〈獨漉篇〉:「為君一擊,鵬摶九天。」
|
摶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憑藉風力往上高飛。南朝梁.蕭綱〈阻歸賦〉:「躡九枝而耀景,總六翮而摶風。」
2.屋簷角端翹起的部分。《儀禮.士冠禮》:「夙興設洗直於東榮。」唐.賈公彥.疏:「榮,屋翼也者,即今之摶風。」
|
弄月摶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玩賞、嘲詠風與月。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二折:「疏柳柴門帶月敲,喜秋清樂意逍遙,常則是弄月摶風,快活到老。」也作「弄月嘲風」。
|
摶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沙子捏聚成團,聚而易散。比喻無凝聚力。宋.蘇軾〈二公再和亦再答之〉詩:「親友如摶沙,放手還復散。」《明史.卷二二○.劉應節列傳》:「今皆不然,徵兵如弈棋,請餉如乞糴,操練如摶沙,教戰如談虎。邊長兵寡,掣襟肘見。」
|
摶沙嚼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摶沙不能成形,嚼蠟毫無滋味。比喻空虛乏味。元.楊立齋〈哨遍.世事摶沙嚼蠟套〉:「世事摶沙嚼蠟,等閑榮辱休驚訝。」
|
摶沙作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沙子捏聚成飯團。比喻白費心力。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如是我聞》:「然則與此輩論交,如摶沙作飯矣。」
|
摶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飯揉成一團。《禮記.曲禮上》:「毋摶飯,毋放飯。」
|
摶砂弄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砂子鬆散,水銀流動,無法團捏把握。比喻枉費力氣。《西遊記》第二五回:「這潑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摶砂弄汞,捉影捕風。」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