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6919 收藏人次:981545
可用作黑色染料的礦物,即礬石。《荀子.勸學》:「白沙在,與之俱黑。」《淮南子.俶真》:「今染緇,則黑於;以藍染青,則青於藍。」
用黑色染、染黑。如:「面」、「字」。《論語.陽貨》:「不曰白乎,而不緇。」晉.陶淵明〈自祭文〉:「寵非己榮,豈吾緇。」
而不緇     
瀏覽人次:7840 收藏人次:1045580
用黑色染料也染不黑。語出《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而不緇。」喻本質之好,不受惡劣環境影響。《隋唐演義》第七五回:「臣自信是精白一心,而不緇之人。」
    
瀏覽人次:5980 收藏人次:1010923
佛教修行者的終極理想。為梵語nirvāṇa的音譯。意譯為滅、滅度、寂滅。指滅一切貪、瞋、痴的境界。因為所有的煩惱都已滅絕,所以永不再輪迴生死。槃並非死時才能證得,肉身尚在者稱有餘依槃,肉身已死者稱無餘依槃。一般也用來尊稱出家人去世。唐.李華〈荊州南泉大雲寺故蘭若和尚碑〉:「報年之限,槃之時,同於如來。」也作「寂滅」、「圓寂」。
布列茲夫主義(Brezhnev Doctrine)     
瀏覽人次:1147 收藏人次:0
一佛出世,二佛     
瀏覽人次:501 收藏人次:0
俗以出世為生,槃為死。全句意指死去活來。《水滸傳》第三九回:「一連打上五十下,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槃,皮開肉綻,鮮血淋漓。」也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布列茲夫(Leonid Ilyich Brezhnev)     
瀏覽人次:448 收藏人次:0
屠格夫(Ivan Sergeyevitch Turgeniev)     
瀏覽人次:393 收藏人次:0
大般槃經     
瀏覽人次:373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北涼曇無讖譯。內容闡述佛身常住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等大乘思想。原分四十卷。這個本子傳到南朝,慧觀和謝靈運等加以潤文修訂,並對照法顯譯本,增添品數,分成三十六卷,而有北本、南本傳世。
    
瀏覽人次:296 收藏人次:0
把牙齒染黑。如:「古代的日本宮裝婦女,有齒的裝飾習俗。」
槃經]     
瀏覽人次:254 收藏人次:0
  [槃經]乃[大般槃經]之簡稱;「槃」或譯為滅度、寂滅,乃釋迦在人間即將入滅時所說的最後遺教,其主要題材,是從[長阿含‧遊行經]所述佛陀入槳時的事蹟而來。不過該經只述及病相的示現和入滅的預告,並沒有詳載佛陀滅度的經過,可見得該經的主旨是藉此素材來闡揚大乘教理的。
  此經主要的內容是佛陀藉由槃問題的討論,而昭示大眾,眾生皆可以成佛以及如何成佛的理據。由此則又可以歸納出「佛身常住」及 「眾生悉有佛性」等兩大論題。凡俗的見解認為肉體的死亡就是一切消滅殆盡,但是佛陀卻早已超脫業障無明的束縛,肉身上的生老病死,不過是佛陀化身娑婆世界,為方便教化眾生的一種示現,真正的佛身是常住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