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37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黑色。《玉篇.白部》:「,色黑也。」如:「白」。
2.古代官署中從事卑賤職業的差役。如:「隸」。《集韻.上聲.皓韻》:「,賤人。」《左傳.昭公七年》:「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士臣臣輿,輿臣隸。」
3.餵食牛馬的食槽。宋.文天祥〈正氣歌〉:「牛驥同一,雞棲鳳凰食。」
5.已經結成但尚未堅實的穀實。《詩經.小雅.大田》:「既方既,既堅既好。」漢.毛亨.傳:「實未堅者曰。」
黑色的。《漢書.卷四八.賈誼傳》:「且帝之身自衣綈,而富民牆屋被文繡。」《三國志.卷一一.魏書.管寧傳》:「寧常著帽,布襦褲,布裙。」
牛驥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驥,良馬。,馬槽。牛驥同指良馬與牛同槽共食。比喻賢愚不分。《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此鮑焦所以忿于世而不留富貴之樂也。」宋.文天祥〈正氣歌〉:「牛驥同一,雞棲鳳凰食。」也作「牛驥共牢」。
不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分黑白。比喻人不能辨別是非情由,只憑一時衝動魯莽做事。「」文獻異文作「皂」。《詩經.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忘」句下漢.鄭玄.箋:「賢者見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別皂白言之於王也。」《西遊記》第一四回:「你怎麼不分皂白,一頓打死?全無一點慈悲好善之心。」也作「不分青紅白」、「不顧青紅白」、「不管青紅白」、「不管白」、「不知白」、「不問青紅白」、「不問青紅白」、「白不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稱衙門中的差役。《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陛下為人子孫,守持宗廟,而令國祚移於外親,降為隸,縱不為身,奈宗廟何!」《醒世恆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只聽得兩傍隸一聲吆喝,蜂擁上前,扯腳拽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中以黑繒製成的大旗。
白不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不辨是非曲直,魯莽做事。「」文獻異文作「皂」。《老殘遊記二篇》第八回:「毀人名譽的人多,這世界就成了皂白不分的世界了。世界既不分皂白,則好人日少,惡人日多,必至把世界釀得人種絕滅而後已。」也作「不分白」。
不分青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辨別顏色。比喻人不辨明是非情由,魯莽做事。如:「他的東西不見了,便不分青紅白的責罵我一頓。也不管究竟是被誰拿去。」也作「不分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黑白。比喻事情的是非原委。「」文獻異文作「皂」。《詩經.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句下漢.鄭玄.箋:「賢者見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別皂白言之於王也。」元.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不是鬼疾言個皂白,怎地得卻回來?」
不顧青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分青紅白。比喻人不能辨別是非情由,魯莽做事。「」文獻異文作「皂」。《紅樓夢》第二五回:「馬道婆看看白花花的一堆銀子,又有欠契,並不顧青紅皂白,滿口裡應著,伸手先去抓了銀子拽起來,然後收了欠契。」也作「不分白」。
絲麻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細微的糾葛或牽連。「」文獻異文作「皂」。《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我自半路遇見小娘子,偶然伴他行一程,路途上有甚皂絲麻線,要勒掯我回去?」《水滸傳》第二六回:「若是停喪在家,待武松歸來出殯,這個便沒甚麼皂絲麻線。」也作「半絲麻線」、「絲麻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