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5410 收藏人次:821774
參見「薇」條。
    
瀏覽人次:3946 收藏人次:486731
植物名。薇科薇屬,常綠或落葉灌木。枝幹多刺,葉為奇數的羽狀複葉,邊緣有鋸齒。花朵也稱為「薇」,是兩性花,花瓣數目為五的倍數,有紅、白、黃等色,富有香氣。可作觀賞用,亦可加工製作薇油和薇露。也稱為「買笑」。
薇科     
瀏覽人次:1142 收藏人次:0
薇科植物。形態變化多端,有草本、藤本、喬木、灌木等。此科植物最大的特徵是花為兩性花,且花瓣的數目是五的倍數。種子無胚乳,如薇、梅、梨等。
高山     
瀏覽人次:591 收藏人次:100077
目錄1 高山薇 Rosa transmorrisonensis1.1 基本資料1.2 美麗卻不可近1.3 藥用1.4 關鍵字1.5 參考書目 高山薇 Rosa transmorrisonensis 基本資料科別:薇科別名:單花薇類型:小灌木植株大小:二至三米高生育環境:中高海拔山區草原或林緣、向...
薇硝     
瀏覽人次:298 收藏人次:0
藥用的香粉類。《紅樓夢》第五十九回:「湘雲因說兩腮作癢,恐又犯了杏斑癬,因問寶釵要些薇硝來。」
薇露     
瀏覽人次:229 收藏人次:0
1.在薇花上的露水。宋.薛季宣〈香棠〉詩:「薇露冷衣新盥,袖卷燕支紅入腕。」
2.將薇花瓣經過蒸餾,油性物質抽析出後,剩餘富香氣的液體,稱為「薇露」。
3.一種美酒。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七:「壽皇時,禁中供御酒,名薇露。」
    
瀏覽人次:227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薇科薇屬,「薇」之俗稱。參見「薇」條。
薇輝石     
瀏覽人次:212 收藏人次:0
薇輝石具有特別的粉紅、玫瑰紅到褐紅顏色,在台灣又被稱為「玫瑰石」。事實上,其英文名稱Rhodonite源自希臘語,係指「玫瑰(Rose)」的意思,以象徵它的顏色。薇輝石的晶體呈板狀,但相當罕見,一般多以致密塊狀或粒狀產出。除顏色外,具有二組完全至良好的解理,彼此成約90°相交,為其重要物理特徵。 薇輝石主要產在錳礦床或鐵礦床中,由於內部常具有白色條紋或帶有黑色氧化錳的斑紋,往往構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因而被廣泛用在飾品、藝品或作為風景石觀賞之用。
薇戰爭     
瀏覽人次:184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四五五年至一四五八年英國約克與蘭加斯德爭奪王位之戰,因兩家分以白、紅薇為徽章,故歷史上稱為「薇戰爭」。
短鰭真鯊或薇白眼鮫     
瀏覽人次:166 收藏人次:0
Carcharhinus brevipinna (Müller et Henle, 1839)大型鮫類,可成長至2.8公尺以上。吻長而尖突;口前吻長為兩鼻孔間距之1.5~1.8倍;前鼻瓣不明顯;上唇溝頗長;齒式15~18/14~17,16/15較為常見;上頜齒窄而具細的鋸齒緣(齒尖之鋸齒緣不明顯),或直立或稍傾斜,齒根長,齒根亦具細的鋸齒緣;下頜齒直立,通常尖窄且齒緣平滑,齒根橫向。兩背鰭間無隆脊;第一背鰭小,起點通常與胸鰭起點位置相對或稍後;內緣短,為基底長之1/3或更短;第二背鰭高度為全長之1.8~2.6%,內緣長度短,為鰭高1.4~1.9倍,起點與臀鰭起點位置相對或稍後;胸鰭鉤狀,外角尖突或窄圓,前緣長為全長之14~16%。脊椎骨數155~185節,尾鰭前脊椎骨數84~96節。仔...出現於非洲沿岸海域,北美東南岸及南美洲東岸海域,東印度洋及西太平洋之南北緯40度間海域。臺灣東北部海域通常可漁獲。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區之沿岸及近海陸棚區,較常棲息於30~75公尺水深處。群聚性。胎生種類之一,每胎產仔3~15尾,胎仔產出體長60~75公分,妊娠期12~15個月,體長最大記錄278公分,成熟體長約160~170公分。可由延繩釣釣獲,供食用。於臺灣東北部海域是沿近海鯊漁業的多獲性種類之一,經濟價值高。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真鯊科(Family Carcharhinidae),Requiem Sha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