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1325 收藏人次:119607
割稻穀的鐮刀。《說文解字.金部》:「,穫禾短鎌也。」《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予之西巡,必躬載。」
用鐮刀割。《廣韻.入聲.質韻》:「,刈也。」
    
瀏覽人次:413 收藏人次:159622
、艾,指用來收割農作物的鐮刀。宋.蘇軾〈稼說送張琥〉:「鋤耰艾相尋於其上者如魚鱗,而地力竭矣。」
    
瀏覽人次:15797 收藏人次:1855935
久。通「淹」。如:「奄留」。《詩經.周頌.臣工》:「命我眾人,庤乃錢鎛,奄觀艾。」
千軍萬馬     
瀏覽人次:4639 收藏人次:766263
……慶之1>麾下2>悉著白袍,所向披靡3>。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縣至于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 〔注解〕
(1) 慶之:陳慶之(西元484∼539),字子云,南朝梁義興人。自幼隨梁武帝,甚受賞識。後為武威將軍,與魏軍數戰,所向披靡。魏北海王元顥來降,授之為將軍、徐州刺史。後元子攸攻顥,慶之敗走回梁,仍以功除右衛將軍,封永興縣侯。魏將侯景為亂,慶之收之以歸,進號仁威將軍。年五十六卒,諡武。
(2) 麾下:本指旗下,借指將帥的部屬。麾,音ㄏㄨㄟ,用來指揮的旗幟。
(3)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潰退。見「所向披靡」。
嵇康     
瀏覽人次:2345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思想3 著作4 評價 生平嵇康,字叔夜,生於魏文帝黃初四年(西元二二三年),譙國縣(今中國安徽宿縣)人。三國時期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竹林七賢」之一。嵇康年幼喪父,家境貧寒,由母親和兄長撫養成人。幼年即十分聰穎,博覽群書學習各種技藝。長大之後喜歡讀道家的著作,身長七尺八寸,容止出眾,然而不注重打扮。後來迎娶了沛王曹林之女長樂亭主為妻(曹操的曾孫女),育有一兒一女。嵇康是竹林七賢中個性最剛烈的一個,向來我行我素,不顧世人怎樣議論,司馬氏集團在朝後,他立刻辭官隱歸山陽縣。(今河南)雖然嵇康喜歡把自己打扮...
魚鱗     
瀏覽人次:882 收藏人次:1273234
2.比喻繁密。《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天下初發難也,俊雄豪桀建號壹呼,天下之士雲合霧集,魚鱗雜遝,煙至風起。」宋.蘇軾〈稼說送張琥〉:「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畝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鋤、耰、、艾相尋於其者如魚鱗,而地力竭矣。」
萬馬千軍     
瀏覽人次:825 收藏人次:0
……慶之1>麾下2>悉著白袍,所向披靡3>。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縣至于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 〔注解〕
(1) 慶之:陳慶之(西元484∼539),字子云,南朝梁義興人。自幼隨梁武帝,甚受賞識。後為武威將軍,與魏軍數戰,所向披靡。魏北海王元顥來降,授之為將軍、徐州刺史。後元子攸攻顥,慶之敗走回梁,仍以功除右衛將軍,封永興縣侯。魏將侯景為亂,慶之收之以歸,進號仁威將軍。年五十六卒,諡武。
(2) 麾下:本指旗下,借指將帥的部屬。麾,音ㄏㄨㄟ,用來指揮的旗幟。
(3)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潰退。見「所向披靡」。
生桑之夢     
瀏覽人次:646 收藏人次:0
三國蜀漢何祇曾夢見井中生桑,以問占於趙直,直曰:「桑非井中之物,會當移植;然桑字四十下八,君壽恐不過此。」後何祇年四十八卒,如趙直所言。典出《三國志.卷四一.蜀書.楊洪傳》裴松之注引《益部耆舊傳.雜部》。後比喻日薄西山,死期將至。宋.王《王公四六話.卷下》:「元之(瑀偁)自黃移蔪州,臨終作遺表曰:『豈期游岱之魂,遂協生桑之夢。』」
千兵萬馬     
瀏覽人次:528 收藏人次:0
……慶之1>麾下2>悉著白袍,所向披靡3>。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縣至于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 〔注解〕
(1) 慶之:陳慶之(西元484∼539),字子云,南朝梁義興人。自幼隨梁武帝,甚受賞識。後為武威將軍,與魏軍數戰,所向披靡。魏北海王元顥來降,授之為將軍、徐州刺史。後元子攸攻顥,慶之敗走回梁,仍以功除右衛將軍,封永興縣侯。魏將侯景為亂,慶之收之以歸,進號仁威將軍。年五十六卒,諡武。
(2) 麾下:本指旗下,借指將帥的部屬。麾,音ㄏㄨㄟ,用來指揮的旗幟。
(3)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潰退。見「所向披靡」。
紅葉題詩     
瀏覽人次:382 收藏人次:0
唐德宗時,奉恩院王才人養女鳳兒,曾以紅葉題詩,置御溝中流出,為進士賈全虛所得。後全虛懷戀其人以至泣下,帝聞此事,終將鳳兒賜給全虛。見宋.王《補侍兒小名錄》。一說為唐宣宗時,舍人盧渥自御溝中拾得紅葉,上題絕句一首,乃收藏於箱底。後宣宗遣放宮女嫁人,盧渥前往擇配,事後始知妻子恰為題葉之人。見唐.范攄《雲溪友議》卷一○。又一說為僖宗時,宮女韓氏以紅葉題詩自御溝流出,為于祐所得,祐再題一詩,投放御溝上流,韓氏得之亦收藏著。後來帝放宮女三千人,于祐娶得韓氏,成親後,各取紅葉相示。見宋.劉斧《青瑣高議.流紅記》。另一說則作僖宗時,李茵妻韓氏。見五代.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九。後比喻姻緣巧合。也作「紅葉之題」、「御溝題葉」、「御溝流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