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3.74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戰士所穿的護身鐵甲。如:「冑」。《韓非子.五蠹》:「甲不堅者傷乎體。」漢.曹操〈蒿里行〉:「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戰服。多用金屬片綴成,以扺禦兵器穿刺。《淮南子.說林》:「人性便絲衣帛,或射之則被甲。」《三國演義》第一回:「各置全身甲,共聚鄉勇五百餘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甲和兵器。《三國志.卷三○.魏書.東夷傳》:「以弓矢刀矛為兵,家家自有仗。」《晉書.卷六二.祖逖傳》:「帝乃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仗,使自招募。」
唐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猊,古代一種猛獸,皮可製甲,堅韌異常。唐猊甲指良甲。《三國演義》第三回:「披百花戰袍,擐唐猊甲。」
首頸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潔的甲。《薛仁貴征遼事略》:「馬上一個年少將軍,素袍瑩,赤馬朱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袍和甲。《三國演義》第六回:「洪急扶操下馬,脫去袍,負操渡水。」《明史.卷一四五.丘福列傳》:「遠以輕兵六千,詐為南軍袍,人插柳一枝於背,徑濟寧、沙河至沛,無覺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作戰時所用的甲衣和戰馬。《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伏見幽、冀舊壤,馬所出。」
2.披著鐵甲的戰馬。《晉書.卷一○三.劉曜載記》:「召公卿已下子弟有勇榦者為親御郎,被甲乘馬。」
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蛺蝶。軀體背側於雄蝶淺黃褐色,腹側黃白色;於雌蝶暗褐色,腹側白色。前翅三角形,外緣中央內凹,雄蝶翅端突出。後翅三角形。翅背面底色於雄蝶橙黃色,於前、後翅CuA1室內有一黑褐色斑點,前翅翅端、外緣及前緣中央有黑褐色斑紋。後翅外緣有黑褐色紋列。翅腹面底色淺、缺乏暗色紋,前、後翅CuA1室內也有一黑褐色斑點,後翅斑點外有一眼狀紋。後翅中央有一褐色線由臀區延伸至前緣中央,其前端向外屈。雌蝶翅背面底色暗褐色,中央斑帶白色或黃色,前翅外側也有數個白、黃斑。前、後翅CuA1室內也各有一黑褐色斑點。翅腹面底色橄欖色。中央斑帶內側鑲暗色線。緣毛褐色。
美麗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額角長度超過頭胸甲長的一半,具有5至9的側齒;頭胸甲帶有明顯的橫向稜脊,頸溝明顯;第1觸角基部帶有3端刺;第3顎足長節內側有2或3根刺,外遠側有1根刺;第1步足肥碩且帶有剛毛及刺,第2至第4步足帶有鱗狀,關節處脆弱,指節內側有4或5根刺,第1步足有內肢,第2及第3則無;頭胸甲上帶有不同顏色的漸層:深紅色、黑紫色且帶有黃色細紋,且黑紫色與黃色彼此平行交錯,第1至第4步足指節皆為黃色,第2至第4步足的長節、掌節遠端亦為黃色,其餘部位為橘紅色。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